320.第三二二章 快刀斬亂麻(1 / 3)

這是全世界距離最近的兩個首都,兩個分屬不同國家的首都距離隻有兩公裏,中間隻有一條河。

而兩個國家的總統府,距離也不過隻有三公裏。拿一個望遠鏡,就能從這邊看到那邊的動靜。

但是這兩個國家,本來是同根生,卻因為曾經被不同的歐洲國家占領,在兩個國家之間人為地製造了許多磨難和戰爭,如今一直勢同水火。

紮伊爾是非洲第二大國,擁有非洲中部最大的原始森林,還有豐富的銅礦和鈷礦。

但是由於蒙博托的野蠻統治,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卻不值一提。

安國至今不過五萬正規軍,以前軍隊更少,總人口隻有他們的三分之一,卻能打的他們哭爹喊娘。

車隊來到總統府,走進了大廳,帶著豹紋帽的蒙博托等在偏殿門口。

他與阿美尼亞的三界總統都有密切的私交,經曆風雨多年。約納斯雖然算是一個富豪,但是也並沒有放在他的心上。

他在偏殿門口迎接約納斯,已經是格外給麵子,而且給的不是約納斯麵子,而是利益集團的麵子。

利益集團就像一個職業緊密的QQ群,裏奇和格林是群主,但是對成員沒有約束力。

許多群友,都是實力更強的行業霸主或者是國家霸主。

他們給裏奇麵子,是因為裏奇創造了這個群,而且這個群主無可替代。

但是不代表裏奇就能對他們指手畫腳。

約納斯加入這個群體的時間不長,但是已經表現出來了極大的潛力。

他用金融投資銀行把大部分群友拉攏了住,裏奇和格林還在為他造勢。

壟斷安國的石油開發,約納斯從裏奇那裏借勢,撬動了利益集團這個杠杆,利益集團壓上之後,才能有跟東西方陣營掰手腕的機會。

光憑這一點,大部分成員都不會輕易與約納斯作對。

許多成員有自己的立場,隻能拉攏相同陣營的其他人。

像桑托斯跟蘇聯走的近,蒙博托跟阿美尼亞走的近,他們之間就不可調和。

而約納斯他們不同,他們這些中立陣營本身就緊緊抱團,跟兩邊的陣營也都能直接建立關係。

像蒙博托想要把紮伊爾的鐵路線,連接上安國的鐵路線,將礦石直接運到出海口,這件事就必須通過約納斯這樣的中立陣營來作為中間人來談判。

作為中立陣營推出來的繼承人,或者說是代理人,約納斯自己的麵子不夠,也能讓蒙博托這樣的總統重視。

不過,他畢竟比約納斯大了三十多歲,又是一國總統,不可能直接到門口迎接,偏殿門口迎接已經是很尊重了。

蒙博托的身高不高,看起來也很慈祥,隻有一雙眼神,才能略微看到他的陰鷙。

“歡迎你來紮伊爾做客,約納斯。”

“謝謝總統閣下的邀請,我也很榮幸能見識到這個美麗的國家,我相信這會是我人生經曆中難以忘懷的一段。”

陪同蒙博托歡迎的除了幾位紮伊爾高官,還有裏奇國際在這裏的幾位聯絡員。

不過讓約納斯略感遺憾的是,他最想見的威利斯特霍特因為目前人在加丹加,臨時過不來。

他今天來紮伊爾是臨時起意,如果不是索約港機場遭到襲擊,這個時候,他應該在卡賓達。

在國際上,蒙博托臭名昭著,但是每個能成為一方霸主的人,都不能簡單地用媒體的評價來貼標簽。

比如現在在約納斯麵前表現出來的蒙博托,絕對是一個口才一流,見多識廣,對許多國際事務都有著充分認識和思考的智者。

能夠從紮伊爾北部原始森林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國家的總統,獲得阿美尼亞曆任總統的大力籠絡,這個人絕對擁有超強的能力。

初次見麵,兩個人就紮伊爾豐富的礦產開采,加工,運輸,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加丹加是世界最大的銅礦區之一,這裏的伴生鈷礦占據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儲量。

七十年代初,蒙博托開始國有化進程,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由於全球銅價暴跌,紮伊爾國家瀕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