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魔影廠見聞(1 / 2)

1994年6月24日,林軒參加完水果湖一小的五年級期末考試後,隨劉芯薇一起坐飛機抵達了魔都。

林軒成了“林四千”、“國民兒子”後,坐火車逐漸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畢竟,他也不希望被乘客們當大熊貓看。如果隻待在軟臥車廂裏,而不去其他車廂觀察旅途中的人生百態,那坐火車對林軒來說還不如坐飛機。

魔都電影製片廠專門派車到虹橋機場接劉芯薇母子,把二人送到了位於徐彙區漕溪北路的魔影廠“舊址”。

之所以是“舊址”,是因為林軒上一世到魔都旅遊時,曾經來過這裏。那時候,這裏已經變成了魔都電影博物館。作為一個影視行業從業者,上一世的他奢侈了一把,斥六十塊錢“巨資”買了張門票,進去參觀鑒賞了一番。

魔都電影製片廠作為華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在計劃經濟時代,有著相當輝煌的曆史。其出品的《城南舊事》、《巴山夜雨》、《芙蓉鎮》等電影不但獲獎無數,而且也是當時華國群眾喜聞樂見的好電影。

但要讓林軒選一部魔影廠幾十年來的最佳電影,他會選擇1980年的《廬山戀》。這部電影不但貢獻了“華國銀幕第一吻”,而且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把道化服玩的很通透。女主角張瑜在影片中的身份是一個米籍華僑,其父親是前國民政府的高官。

為了凸顯這個這個身份,魔影廠為張瑜準備了多達43套服裝,而這部影片的時長卻僅有82分鍾!也就是說,影片中每兩分鍾,她就會換一套服裝。這些服裝,都是魔影廠在香江高價采購回來的。

想想人家《廬山戀》,那些2021年還在道化服上能省就省的劇組們,不覺得臉紅嗎?

在廠長辦公室,林軒見到了時任魔影廠廠長、《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製片人吳一功。吳一功是華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1983年就憑借《城南舊事》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吳一功在體製內的地位很高,他不但是魔影廠廠長,還是魔都電影局局長。不過,在林軒爺爺麵前,他就是小輩了,見麵時得執弟子之禮。林軒在帝都過年時,曾經和他見過幾次麵,也從他那拿過不少壓歲錢。

“吳爺爺,您好,小軒前來報到了!”在認識的長輩麵前,林軒還是得裝裝小孩子的。

“小軒啊,你叫我吳爺爺,我可不敢答應啊。我叫你爺爺林老師,你叫我吳爺爺,這輩分不是亂了嗎?沒想到啊,當年光屁股的小娃娃,現在都變成國際影星嘍。”吳一功摸了摸林軒的頭,笑嗬嗬的說道。

“吳廠長,好久不見,感謝你們魔影廠對小軒的認可。”劉芯薇很是時候的插了句話。她之前自然也見過吳一功,隻是沒怎麼聊過而已。

“小軒媽媽,你這話太謙虛了。要說,應該是我們感謝你們對魔影廠工作的支持。小軒現在是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片酬都開到千萬米元了。他能來參演我們魔影廠的電影,無論是我個人,還是魔影廠的員工們,都感到很振奮。”

“你也知道,我們魔影廠是體製內的,不但資金有限,受到的限製還多。所以啊,我們給小軒開出來的片酬,跟好萊塢比,可能有點拿不出手。不過,我是小軒的長輩,總不能虧待了他。我們上會研究過了,可以在其他方麵給予你們補償。”

“小軒啊,你去下麵玩會吧,晚上吳伯伯請你吃魔都本幫菜。小李,你帶小軒去咱們魔影廠的榮譽室看看吧。”吳一功讓他的秘書把林軒帶走,方便他和劉芯薇進一步探討林軒的片酬問題。

晚上吃完飯回到酒店之後,劉芯薇告訴林軒,她已經和魔影廠就片酬問題達成一致了。林軒的片酬是12萬元人民幣,這是目前魔影廠能給他開出來的最高片酬;鞏儷的片酬比他高一點,但也隻有15萬元人民幣,這是因為她在1992年憑借《秋菊打官司》拿到了威尼斯影後。

其實,哪怕在1994年,鞏儷的身價也不止這點。1992年,她在香江拍攝《唐伯虎點秋香》時,片酬就達到了100萬港幣。很明顯,她為了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部戲,主動大幅度降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