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日,帝都國家大會堂內,為慶祝香江回歸而舉行的大型文藝晚會《回歸頌》正在現場直播中。
“傲氣麵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裏長;我發奮圖強做好漢......”傑克·成豪邁的聲音在會堂的四方響起。
正在後台準備上場的林軒有點想笑。他還是不太適應這個光明正大假唱的年代。
排練那會,他看過傑克·成是如何演唱的。不用話筒,也不用頭戴式麥克風,完全就是在那對口型、擺pose。
當然,林軒自己也是一樣的。這次晚會,他有兩個節目要參加。在傑克·成之後,他將表演獨唱節目《少年華國說》。給他伴舞的舞蹈演員來自帝都舞蹈學院附屬中學,為他唱和聲的是帝都景山學校的小學生。
再之後,他將和張明敏、孫道臨、費翔等人合唱經典的愛國歌曲《我的華國心》。
全國40多個文藝團體、2800多名演員參與了《回歸頌》的演出。晚會光主持人就有11個,分別在第一單元“雕塑與器樂:滿江紅”、第二單元“戲曲演唱:我是華國人”、第三單元“歌曲組唱:我的華國心”、第四單元“民族歌舞:愛我中華”、第五單元“音樂詩朗誦:春天的故事”輪流擔任主持工作。
林軒參與的,是第三個單元。如果不是為了參加這台晚會,他昨天就在香江見證那曆史性的一刻了。他的外公劉其軺受到華國的邀請,出席了香江回歸簽字儀式。他媽媽作為家屬,也全程在場。
1997年7月1日,一麵鮮紅的五星紅旗,在香江會議展覽中心五樓大會堂內冉冉升起。淪喪了一百多年的香江,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現場的華國人都麵帶微笑,但是英吉利國人的臉色就沒那麼好看了。那天,凡是關心香江回歸這件事的英吉利國人,恐怕都是心有不甘的。
再心有不甘也是沒用的,任你如何搞幺蛾子,香江終究是順利回歸了。
在整場回歸儀式中,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林則徐的五世孫淩青,原名林墨卿。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任華國駐聯合國大使,期間還擔任過聯合國安理會主席。1984年華國和英吉利國關於香江問題發表的“華英聯合聲明”,就是淩青代表華國政府交聯合國備案的。
林家和劉家是幾百年的世交;林軒在1991年時候還見過他老人家一麵。對方很喜歡他這個年紀輕輕的本家,一直叮囑他在國外要更愛國,也要努力為國人爭光。
想到淩青老先生,林軒總覺得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他的先祖林則徐在虎門硝煙,直接引發了鴉片戰爭,也導致了後來香江的淪喪。一百五十多年後,淩青作為他的五世孫,代表華國參加了香江回歸儀式。
據在會場和他聊過天的劉芯薇說,淩青老先生前不久剛去閩州老家祭拜;他在先祖林則徐的墓前長跪不起、喜淚飛揚。
他用香江回歸祖國的喜訊告慰了了先祖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