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票房(1 / 2)

《長平之戰》上映三周,在國內已經創造了六億的票房神話,對於這些年五千萬票房就能拿冠軍的國內電影界而言,這個票房簡直就是無法逾越的珠穆朗瑪峰!

影評人在瘋狂,一麵倒的把這部電影吹上了天,各種專家學者也不甘寂寞的跳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言。這個時代還沒有微薄,連博客都還不存在,大家隻能在報紙上發表自己對電影的解讀。在缺少了一個討論的環境中,所有人的口徑幾乎一致,那就是電影好看,角色好看,票房好看。

而就在這個時候,全亞洲的院線逐步也開始上映這部電影,席卷起新一輪的風暴!

日本首周票房五千七百萬美元,打破並且創造了日本票房的首周神話。日本繼承了夏國諸多的文化,對大國的戰爭特別的向往。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隻剩下驚歎和深深的震撼,在這個小小的島國,所謂的戰國無非就是幾個村長帶著幾百村民打來打去,三千人馬橫掃日本。可在電影中,動輒數萬人的局部戰爭,數十萬人的諸侯戰爭,讓日本觀眾看的如癡如醉。

勾心鬥角智計百出的謀略和勇武的將士,金戈鐵馬帶來的鐵血和激情,出色的特效以及震撼人心的鏡頭,讓自己玩自己嗨的日本電影界沸騰起來。很多人喊出了夏國電影已經崛起的呐喊,也有人說這是亞洲電影的崛起。

在棒子國,哪怕棒子們不想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全國國民中有百分之七十九的人走進了電影院,有百分之三十一的人最少重複看了兩次。作為被夏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棒子國,更是群情激奮,甚至有人喊出要淘汰棒子語,恢複漢語統治地位這樣誇張的言論。一些棒子國的學者也紛紛表示,實際上電影中的韓國,就是此時棒子國的祖先,從各方麵考證和研究得出結論,其實棒子就是夏國人,隻是為了避免被秦國屠殺,離開了中原腹地罷了。

短短一周時間,棒子國貢獻了四千一百萬美元的票房,掀起了震動整個亞洲的電影風暴。

作為這幾年逐漸主導娛樂圈的兩個文化輸出國,都被這部電影攻陷,整個亞洲的票房都出現噴湧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的帶動下,美國和歐洲也開始陸續上映。

“如果你不走進電影院,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紐約時報。

“曆史厚重的讓我快要窒息,這是一部世紀末必須去看的電影!”——紐約影評家協會。

“戰爭!戰爭!戰爭!”——芝加哥影評家協會。

美國人對於夏國的文化並不了解,或者說對整個亞洲的文化都不了解,一片的空白。一些人直至今日還以為亞洲是一個蠻荒的地區,充滿了野蠻和茹毛飲血的野人,所謂的國家不過是部落的代名詞。但是在這部電影中,讓所有對亞洲,對夏國不了解的人,都非常明白的了解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在公元前,夏國就擁有了高度文明的社會和體係,充滿了各種智慧的思想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