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一說中,曾有記載一則趣聞,名曰“買櫝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說的便是賣貨的楚國人為了賣掉珍貴的珍珠而打造了一個用珠玉羽翠為飾的盒子,前來買貨的鄭國人見盒子華貴美麗卻不知珍珠價值,抱著盒子離開時甚至將盒子中的珍珠歸還給了賣貨的楚人。
這故事在秦懷璧幼時聽來自然好笑,可若是將此故事套在秦昭明與自己的身上,卻是十分吻合了。
刻意遞出做得精巧的盒子,輔以故弄玄虛藏在盒底的手鐲及好似嘲諷一般的七言絕句,秦昭明扮演的自然是賣貨的楚人。
而無視《韓非》一書的提示將目光盡數擱在盒子上而非盒中之物的秦懷璧,便就是那買櫝還珠的鄭人。
既大費周章的有此一舉,那麼秦昭明自然是看透了她心中的打算。
而買櫝還珠的“珠”中,必然藏著秦昭明本人對秦懷璧意圖操縱之事的看法。
秦懷璧參透秦昭明之意,心中不由大駭,餘下的戲也沒了心思再看,一心便牽掛在那還放在溫慶殿中的檀木錦盒上。
這戲咿咿呀呀的唱了半日工夫,到了天將將黑時眾人才散去,秦懷璧與秦昭昭二人伺候了太後回宮又說了好一會兒話,這才隨著紅鸞與各自侍女回了榮華宮中。
在戲樓聽著唇槍舌戰的雖是有趣,但一動不動的在木椅上坐了大半日,周身也酸疼的很。
秦昭昭一向好動,從慈寧宮出來便是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完,秦懷璧也是渾身不爽快,二人索性連轎子也不坐,結伴走回了宮。
風雪停了兩日,長街上的雪也被盡數清了幹淨,天氣雖冷冽,但姐妹兩人說笑著結伴回宮,倒也熱鬧的忘了這刺骨清寒。
回了宮中秦昭昭便一頭鑽進了溫慶殿,脫了鶴羽鬥篷便倒頭賴在秦懷璧的繡床之上不肯起身。
秦懷璧無奈,將她從床上扯起來,斥道:“昭昭!才從外麵回來你還未換衣裳就起身,被母妃知道又該罰你了。”
秦昭昭順勢抱著她的手臂,枕著她的肩膀嘻嘻笑道:“今夜左右無事,不如今夜我們一同歇息吧?”
秦懷璧與秦昭昭一向是姊妹情深,自小到大同吃同睡亦是常事,若是尋常也就算了,但今夜秦懷璧急於參透秦昭明的乾坤,事涉西北雪災,前往西北之事未知艱險,她自然不能讓前世因她而吃了一世苦難的昭昭再卷入其中。
這一世的秦昭昭,必然要是世上最無憂無慮的小公主。
想著秦懷璧便轉了轉眼珠,好容易的推開黏在自己身上的秦昭昭道:“少來,我的床榻今夜都被你弄髒了,我還得吩咐茗青換下床褥,再說我記得你宮中才得了一床新做的鴨絨被子和沉香木枕,就算是一同住也該去你的朝陽殿才是。”
“這樣也好,那我讓喚紋為你多拿一床被子來。”
秦昭昭自然是答應的痛快,秦懷璧望著小姐姐眉眼彎彎的模樣心下亦暖,便趁機道:“那你先去沐身,我晚些便去朝陽殿。”
秦昭昭滿口應下,接著興高采烈的提著裙擺鑽出了溫慶殿的門。
“公主慢些,等等奴婢!”
正與茗青說著話的喚紋猝不及防,連忙起身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