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眾婉拒會比當眾出醜好很多。
慶雲長公主聽到鄭清婉這麼說得意得眼角都要飛起來了。
“世子夫人不用自謙,您是太後的侄女,皇上的表妹,撫遠大將軍的女兒,誠王世子的夫人,您要是不精通,那本公主豈不更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慶雲一連串給鄭清婉帶了許多高帽,意思就是如若鄭清婉不有所表示,那就是丟了這些人的臉麵。
她是打定主意要讓鄭清婉下不來台。
起名花宴的時候,鄭清婉當眾戳穿她偽造假花皂入場的事情,讓她出醜,後又將她店鋪以次充好的事情公之於眾,讓她破了一大筆財,這一筆筆的,她都是跟鄭清婉好好記著的。
鄭清婉不是讓她在京城的權貴圈裏抬不起頭來嗎?那好啊,她今天就讓鄭清婉在整個宗室麵前羞愧得無以複加。
太後清楚自家侄女的情況,又不好直接當著眾人的麵子說出實情,便冷然說道:“哀家聽著曲子和舞相配已然不錯,長公主要是覺得還需要完善的話,那就讓清婉做些別的錦上添花的事情好了。”
謝珣在旁也附和道:“值此中秋佳節題詩作畫也是極好的。”他見過鄭清婉交給他的賬冊,字寫得極為不錯,於是這般提議道。
原身在上書房一直都是吊車尾狀態,比不得一眾皇子皇女,長公主是知道的。她雖然比鄭清婉提前畢業,但是她從不認為鄭清婉的水平能在她走後幾年突飛猛進。
故慶雲長公主雖然為不能親眼見證鄭清婉舞姿崎嶇的作態倍感遺憾,但想到鄭清婉對峙宣紙兩眼空空的模樣也甚為期待,欣喜地應道:“太後娘娘和皇上說的是,那臣妹就恭請世子夫人墨寶了。”
“如此,臣婦便作畫一副供大家賞閱。”鄭清婉深福一禮。
中秋家宴一應事宜由崔若瑾統辦,她方才隻做壁上觀,沒摻和其中,看鄭清婉要作畫便讓身邊的妙意去安排了文房四寶並桌椅一起抬入殿中。
“啟稟皇上,臣妾沒想到宴會會有作畫一事,故隻備了生宣,想來世子夫人技藝精妙,應是沒有什麼大礙。”崔若瑾歉意的聲音響起。
這是她第一次準備正式的家宴,她和皇上都很重視。
她雖有先前六皇子生辰宴練手,但那畢竟是後宮的小宴。中秋寓意不同,謝珣剛把她升位不久,也是想借此立立她的威望。
他不忍拂了崔若瑾的麵子,便對鄭清婉說道:“清婉隨意一畫就是,在座各位都是至親,也不必怕有何人會笑話你。”
皇上既然這麼說了,其他人本來有心想要救場回寰的話也咽了回去。
宣紙分為兩大類,生宣和熟宣。生宣發散性好,對運筆的速度要求高,特別適合用來畫潑墨的山水寫意畫。熟宣較生宣放鞏多,不洇墨水,適合用來畫人物的工筆畫。
皇上要鄭清婉為此舞作畫,定是熟宣更好。
鄭清婉幼時被外公教導書畫一事,雖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上外公書畫大家的風範,但工筆寫意也都在上乘,獨立完成畫作並不算難事。
她隻是覺得好笑,崔若瑾和慶雲長公主都是謝毓欠下的風流債,兩個人卻明裏暗裏地針對她,而她在這畫的還是謝毓原本要有的妾室。
可偏偏,謝毓這個主人公還不在場。
鄭清婉不動聲色地作著畫,長公主也退回了原座準備看鄭清婉的笑話,可憐汪祺還跪在中廳,衣裳單薄,垂首瑟瑟,不敢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