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督公(1 / 2)

瞧見狀元郎臉上的遺憾不舍之色,丁橙嘴角勾起淺淺弧度但很快按下,上前一步為崔狀元添酒。

李錦國不住地添酒,皇帝酒酣興高,滿麵紅光,喜道:“天下賢才,入朕彀中矣!”

皇帝聲音清亮,看向崔柏舟,道:“崔卿。”

崔柏舟從座上起身,拱手道:“皇上,臣在此。”

“與朕飲一杯,”皇帝舉杯。崔柏舟亦舉杯,道:“皇上厚愛,臣當滿飲此杯。”一杯飲盡,下跪謝恩,“謝吾皇賜酒。”

皇帝揮手叫他起來,道:“崔卿不必多禮,朕看崔卿不過雙十年華,便摘得此榜魁首,果真年少英才,不知可有字否?”

崔柏舟神色恭謹,回答皇帝問題的聲音卻很響亮,“回皇上,臣未行加冠禮,所以未曾有字。”

皇帝放下酒杯,哈哈大笑,道:“君臣朋友盡和平,四海熙然致清晏1。你在考卷中抒寫的淩雲壯誌,一覽無餘,朕便賜你字為‘清晏’,不知可否?”

皇帝雖然詢問崔柏舟的意見,可卻是不容置疑。崔柏舟再次下跪謝恩,“臣崔柏舟謝皇上賜字,皇上厚望,臣定不辜負。”

雖然隻是賜字,但卻象征著天子的賞識與莫大的榮耀,羨煞了一幹新科進士。那些先前無視甚至對崔柏舟不屑的人不禁後悔了,按皇上對狀元的賞識,他之後的仕途之路,應是暢通無阻。

之後,皇帝借酒醉離席,餘眾人歡娛。皇帝一走,瓊林宴便活躍起來,彼此交談,互相恭維,思量前程。

崔柏舟方才大出風頭,主動上前攀關係的人也多了不少,他隻不驕不躁,一律以禮待之,即便是想要招攬他的世家子弟,他也未曾有所表示。

看著這些人勾心鬥角,丁橙有些心累,未進官場就這般爾虞我詐,可想朝廷人情是何等複雜。以前她總以為投身科考是進身之階,也是因為阿娘的遺願,才老逼阿楊去讀書。

現在,這心思全然淡了。

誌在求取榮耀,也不過是想在賈氏和丁萬麵前為阿娘爭口氣,陡然得知阿楊的病情,身外之物都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丁橙也絕不會因此視權勢金錢為糞土,沒有這些東西,連所擁有的都保不住。

晌後,宴散。

丁橙提著食盒回膳房,路上心情倒頗好,翠綠的柳葉在風中拂動,讓她想起了揚州河岸邊柔嫩的柳條,微微一笑,整顆心都化在了那綠意裏。

路走到一半,忽然來個小太監到她麵前,問了一句,“方才就是你伺候崔狀元用膳的?”

丁橙心有詫異,點頭。

小太監看了眼她,正色道:“小楊子,奉江督公令,你現在即刻回膳房做碗長壽麵,送到西廠去,不得耽誤,快去。”

丁橙心裏莫名其妙,可知道沒人敢冒江免的名義行事,提著食盒匆匆而去,做了碗長壽麵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清心門。

小太監把丁橙領進了一間房,讓她稍待片刻,就退下去關上了房門。丁橙把麵擺了出來,心裏暗暗思索著江免此舉是何意,上回救了自己,這次又要她親手做一碗長壽麵,實在匪夷所思。

四下無人,丁橙提著食盒,打量四周。

這裏一眾殿宇的位置極為特殊,不愧為是皇帝新設機構西廠的中樞機關,從清心門往東看是外廷,大臣進宮上朝的景象都盡收眼底,往西走數百步,可直接經安華門進入內廷。

這房間似是江免的臥房,裝飾清雅,處處低調。

在房內,丁橙隱約能聽見時斷時續、若有若無的慘叫聲,似乎是西廠詔獄裏受酷刑的犯人在叫。

丁橙剛掃視了房內一圈,門吱呀一響,她低下頭,恭敬而順從。江免走了進來,身上帶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他走到臉盆架前淨了淨手,擦幹後才走到桌邊坐下。

“本督叫你來,是想問問你,你在伺候崔柏舟宴席時,他見了何人,說了什麼,都一一道來。”看向麵前與故人六七分容貌相似的人,江免不自覺放起來語氣,卸下了督公的威嚴肅穆。

丁橙這才明白江免召她來的緣由,思索一番後,把崔柏舟在宴上的言行表現都一一說了,事無巨細。江免與崔柏舟,朝廷上的爭鬥,她一點都不想參與。

江免聽後,頷首道:“本督知道了。”說著,他看向丁橙手裏的食盒,語氣溫和,“是你做的長壽麵嗎?端上來吧。”

丁橙打開食盒,把麵端上了桌,擺上筷子,而後退後一步,垂手侍立,恭敬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