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村長和裏正各司其職,誰也不幹預誰。
平常時候,村裏的重大事項由裏村長和裏正共同商議決定。
這是原著的設定,林姝當初看的時候也就粗略掃過一眼。
過來裏正家的時候,有村裏人告訴林姝裏正在村長家,似乎是在商議村裏修路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話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二十一世紀,都是管用的。
牛角村依山傍水,通往鎮裏和縣城隻有一條不太寬敞的土路。
平常還好,要是一下雨,道路就會變得泥濘難走。
難走的程度,可以用人過留鞋,車過掉輪來形容。
一般人還好,像林姝這種經常在這條路上往返做生意的,自然是想有一條比較平坦的石子路。
心裏想著,林姝已經到了村長家,還沒進屋,便聽見裏頭傳來一陣說話的聲音。
沒有偷聽的意思,林姝直接敲響了房門。
“村長在家不,今兒我過來是想商議蓋房子的事情。”
見到林姝過來,裏正倒是沒說啥,村長先吃了一驚。
秦衡家在村裏頭是出了名的困難拮據,倒不是因為秦家三房不會掙錢,而是因為林姝太能花錢。
不說以前,單說最近這兩個月以來,他走到哪兒都有人在掰扯秦家三房的閑話。
就是不想聽到都難。
像什麼林姝買肉了,林姝做新衣裳了,林姝買驢車了……這樣的話到處都有人說。
還說這錢都是林姝掙的,扯什麼犢子呢?
看看林姝這眉毛鼻子眼睛嘴巴,哪一個像是會賺銀子的?
就是秦衡,也沒有這麼大本事。
不過村長不信歸不信,卻沒有多問,畢竟是人家的私事兒,他這麼大村子還管不過來,現在還在為修路的銀子發愁呢。
“行,林娘子,你挑中了哪塊地皮?
我讓人領你看看去。”
村長說著,便朝他兒子遞了個眼色,“大牛,你領著秦衡媳婦兒去看看,看好了就可以走文字流程了。”
村長姓王,他的兒子叫王大牛。
王大牛這個人林姝有聽說過,是個踏實肯幹的小夥子,人也長得精神,年齡和大丫差不多大。
村長話音一落,王大牛便帶著林姝去看了看地皮。
這塊地皮是她跟秦衡都比較滿意的,地裏位置還不錯。
一路上,林姝基本上看遍了村裏的地皮。
形狀不是方方正正的一塊塊,而是依著地理位置劃分出的不規則片狀。
占地麵積有大有小,位置有村頭村尾村南村北。
北邊兒牛角山山腳下背陰處有一塊地皮,就是林姝跟秦衡都看好的那塊兒。
這塊地皮和秦家三房老院兒距離不遠,腳程一二十分鍾的樣子,主要是背陰涼快,而且地方大,環境好。
而且她提前打聽了,別看這塊地隻有一畝見方,可要是買下了,還額外附贈後山上的山地。
牛角山是一座曲折連綿的小山脈,整個村子都被這座山脈抱在懷裏,因此牛角村除了耕地,也有很大的山地麵積。
不過,村裏人覺得山地貧瘠,種啥沒啥,因而也就沒利用起來。
林姝卻覺得後山上的兩畝地是個寶貝。
------題外話------
早安,筆芯讀者小可愛,筆芯23歲的某位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