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1 / 3)

宋關月抽到了貝多芬的《月光》。

這首對他來說自然不難,他流暢地彈了一個片段,沒有任何錯音,絲滑悅耳。

月光奏鳴曲流傳著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遠比真實的創作背景更讓人青睞,它整體的基調其實並不像名字那樣溫柔。

宋關月彈的是第一章,慢板徐緩又憂鬱。

都說彈鋼琴的男人最有氣質。

此時燈光大亮,無星無月,彈著琴的宋關月像縷脆弱的月光,輕輕搖在水波中央。

讓人想掬起,卻又舍不得晃一晃。

鏡頭掃到了他右手食指上的小痣,那顆淺淺的小痣跳啊跳,跟著跳到了觀眾心裏。

【想做關山月手上的痣,貼貼。】

【我在現場,我是琴鍵,我有話說,宋關月的手真的很絕。】

【是《月光》啊,夢幻聯動了。】

【關山月(月亮)(月亮)】

場上的竊竊私語不知什麼時候靜了,他們都是第一次現場看著宋關月彈琴。

滿不在乎的王中王翹著個腿,嘴角還掛著譏嘲的笑。

然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視線是什麼時候近乎黏在了台上那人的身上,翹腿的動作都維持好久不動了。

林燦看著台上,禮堂頂上的燈在他金色的發上閃爍著耀眼的光,他長睫下眸色深深。

耳熟能詳的升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他彈過無數次。

林燦不是有了天賦就不努力的人,甚至,因為他自小在那樣的背景下長大,他比別人對音樂付出的更多。

過去的二十年,沒有什麼東西比音樂更占據他的時間和情緒。

在小宋關月利用課餘時間上興趣班,家裏連個像樣的鋼琴都沒有,練琴一小時都要計算著錢時,小小的林燦已經在跟著大師學習,在琴房盡情地彈一整天。

宋關月彈得再醇熟,這一年的他,基本功和技巧也比不上傾家族之力培養的天才林燦。

但好奇怪,宋關月每次彈琴都莫名地吸引人。

讓你陷進他的氛圍感,看著他發光,心好像都跟著柔軟。

林燦好像突然就有些知道,為什麼那時會輸給宋關月。

宋關月,的確跟他很不一樣。

台下的評委席,頭發花白的林嚴秋兩眼放光,對旁邊的友人道,“老沈,這位就是你之前看中的弟子啊。”

林嚴秋年少成名,年輕時候亦是天之驕子,留洋海外,是m國頂尖樂團的大提琴手。

在他曾經留學的那個城市,最矚目的地方還立著一個他的全身雕像。

後來他回了國,和友人沈則正一起,桃李不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新聲代音樂家。

林嚴秋是認得宋關月的。

沈則正聽著宋關月的琴聲,客觀評價道,“這孩子,基礎不是最好的,情感也不是最滿的,但琴聲難得純粹動人。”

林嚴秋唏噓一聲,“我們家那個都沒他靈。”

“他要是轉弦樂,我都想來教他。”

沈則正沒有接話。

他也很喜歡台上這孩子,節目組能知道宋關月這個人,和他提了一嘴有點關係。

本來是為這個失去音訊的孩子遺憾惋惜的,沒想到他來了。

多了些沉靜內斂,不減當年的靈氣,讓人這樣的驚喜。

看那清瘦的樣子,聽說失去雙親,雙目又失明。

老天叫這有天賦的孩子吃了多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