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時間(1 / 2)

改為使用西洋曆法,就使得天地三元之氣隨之散亂,而對於修行而言,天地人三元之氣乃是萬氣之母,羽安節心法運轉時肩頭升起的三盞燈火就是外相,人死如燈滅,不滅之燈卻又輝煌如炬。

三元之氣隨著嬰兒初生便根植在人的氣海丹田之中,道門將其稱為先天之氣,佛家又另有說法,其作用是接引天地間的萬千氣息,若是失去了天地三元之氣,就等於是斷了修行的根。

部分老古董武修認為這是第四次天地大劫,但羽安節這一批新興武修認為是破而後立,天地人三元之氣消散後,由此劃分仙凡兩隔,在此之後出生的人想要習武修行,隻有天賦異稟、生而道體才可以,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連吃飽飯都是妄想,又何來天賦異稟的孩子出生。

武修在這段時間內險些全滅,好在國家發展日新月異,衣食住行教育齊頭並進,人口增長率也持續增長,天賦異稟之人雖然稀少,逐年累加也越來越多。

但這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天賦異稟之人習武領悟又過於出類拔萃,老一輩修行十年才能達到的境界,天賦異稟之人隻需數月,俠以武犯禁,超越世俗的力量讓新一代的習武者肆意妄為。

一時間世俗內各種犯罪事件層出不窮,還盡是些不可能犯罪,例如入室行竊但是沒有任何指紋和腳印遺留,有民眾看到有人從十層樓一躍而下,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德不配行成了新的問題。

新老武修不可避免的爆發內戰,結果自然不用說,天賦異稟再厲害也不是從戰場上下來,百戰而歸老一輩武修的對手。

內戰後,武修新規確立,修武先修德,修德先求知!

武修必須讀書,且必須學到“終點”,即最低拿到一門博士學位,師父才能引其入門正式傳武,而這僅限於入門,弟子若想傳承絕學,則必須另有所成,做慈善、做公益、創新、扶貧等等,每一份在世俗的成就折算為一門絕學傳承。

這就是羽安節所說入室弟子修行十年、二十年出山,而像他這樣的武修,是幸也是不幸,木已成舟,但也得“補課”。

羽安節一有時間就去社區做公益,就是去“補課”,而這種“補課”也是武修回報之一,國強民富後才有武修今日盛況,吃水不讓挖井人,人均化境修士的現狀下,兩甲子壽元,一甲子為國,一甲子為己。

新規立下之後武修之間太平了一段時間,武修聯盟也應運而生,這時是二零一零年,羽安節剛剛獲得下九流門派傳承。

就在百廢待興之時,忘情宮的消息被一位遠在昆侖天池工作的武修傳來,昆侖天池附近有異象,隱約間有樓宇階梯浮現雲端,他再三測量,確定不是海市蜃樓。

此事也被世俗媒體反複報道持續發酵,一時間昆侖天池附近多了許多求仙問道之人,這種勢頭讓剛成立的武修聯盟有些恐慌,這地方可能真的有“仙”,萬一讓普通人尋到,世俗再起紛爭,那就可出大簍子了。

聯盟精挑細選,當時還是化境巔峰的顏闡幽帶著二十號最強戰力親赴昆侖,聯盟內武修想法出奇一致,就算真是“仙”,也給當妖除了,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絕對不讓對方活著走下昆侖!

隨後顏闡幽和這二十號最強戰力就一起被封山大陣困住了,斬妖除魔死變成逃出迷宮,直到一年後羽安節尋訪昆侖想要求仙問道,在忘情宮下參悟出無形之劍心法,一舉斬破封山大陣。

封山大陣被破,忘情宮得以現世,被困住的顏闡幽等人也得以脫身,羽安節也找到了組織,忘情宮的天月長老也因宗門脫困心境突破,一步跨入化境,天月長老因此對羽安節一直感激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