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中旬,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1982/1983年度(1982年4月1日至1983年3月31日),港府財政收支出現39.35億港元的赤字。
過去三年,港府售地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從1980/1981年度的35%,降至1981/1982年度的29%,及1982/1983年度的15%。
1982年,住宅樓價普遍比高峰時期下跌3成至4成,如北角住宅樓價就從1981年底每方尺1067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方尺664元,跌幅達38%。
中區甲級寫字樓月租亦從1981年中最高峰期的每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方尺21元至24元,跌幅約20%至25%。
李華龍旗下的地產企業持有大量寫字樓,租金下跌了,他並沒有心疼,想到自己將來低價購入大量地皮,還有收購有潛力公司,他心裏就偷著樂。
市道低迷,令成交萎縮,樓宇空置增加。
1982年各類契約(包括樓宇及私人土地買賣)登記總數為16.5萬宗,總金額為994.7億元,分別比1981年下跌13%和21%。
1982年底,香港私人住宅空置單位為3.17萬個,空置率達6%,其中大型住宅單位更達9.1%;商業樓宇空置麵積達586.6萬方尺,空置率為10.7%,其中辦公室更達17.6%;工業大廈空置麵積達1312.1萬方尺,空置率達10.5%,都處於曆史上最高或極高水平。據一個研究小組的調查,當時香港地產業積壓的資金,可能高達500億元。
……
在這一次地產危機中,受到自大衝擊的是老牌英資地產公司——香港置地。
70年代,大量華資地產商利用地產市道低潮大量吸納廉價土地,再趁市道複蘇、繁榮時推出樓花,在低買高賣中賺取厚利,令以租金收入為主的置地相形見絀,“唯我獨尊”的地位逐漸喪失。
這時,置地才意識到地產發展的重要性,開始加強地產發展業務。
從1976年開始,置地公司與遠東發展、佳寧、恒隆、長實等約30家公司合作發展超過70個地產項目,投資策略轉趨冒進。
自從李華龍完成了對九龍倉的收購,怡和集團失去“一翼”,怡和係的置地公司投資策略發生重大轉變,明顯放棄了一貫奉行的保守、穩健、持重的作風,轉向冒進、急躁、投機,成為當時香港地產界的“超級大好友”。
1981年初,置地與信和地產合組財團,以13.08億元購入港島大潭道白筆山地段,計劃興建別墅式豪華住宅。同年8月,置地再與新鴻基地產合組財團,以28億元從李華龍的手中購買了尖沙咀大量舊樓,計劃發展成時代廣場式的高級商廈。
1982年2月,置地更以47.5億元的天價,投得中環的地王。
一個多月後,置地公司還先後發動“破曉突擊”,斥資35億港元購入香港電話及港燈集團各34.9%股權。
這時,置地決策層對香港的政治、經濟形勢的判斷已嚴重脫離了客觀現實,並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1982年9月以後,香港地產市道崩潰,置地僅中區交易廣場、美麗華酒店舊翼、白筆山發展計劃三大投資項目,損失就超過30億元。
1983年5月1日,星期天,怡和置地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紐璧堅主動聯係李華龍,問他是否原因收購置地公司手中香港電話公司的股份,開出了14億港元的出售價。
之前,置地公司花費近20億港元買入了香港電話公司3.499億股股票。
香港電話公司總股本為10億股(杜撰),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每股4.1港元,以此價格計算,置地公司手中的3.499億股,市值為14.3459億港元。
李華龍沒有多想,就答應以14億港元的總價收購香港電話公司3.499億股。
李華龍很清楚,就算他不買下香港電話公司股票,也有有其他感興趣的賣家,他不希望外資控股香港電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