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車率領著本族五千餘騎兵,離開了遼寧衛城,向著征東軍援軍費謙所部方向而去.數萬騎兵在遼寧衛城之下,被當成了步卒使用,在堅固的遼寧衛城之下,碰得頭破血流,高車所統率的兵馬,足足折損了近兩千.柯爾克孜與宇文恪兩人的部隊也不下此數,遼寧衛城之下,已經損失了超過五千人,這讓高車有些心灰意冷,回想起前些年,阿固懷恩與慕容昆兩人聯手,兵馬更多,圍攻遼寧衛城,亦是無功而返的時候,他就更是沒什麼心思了.
當年駐守遼寧衛的是燕國的常備軍,而現在,守在這裏的,卻是將燕國常備軍打得潰不成軍的征東軍,此時他們麵對的對手,戰鬥力更強,鬥誌也更頑強,當年燕國常備軍大敗之餘,尚能守得住遼寧衛,此時征東軍可是士氣如虹,而東胡卻是不複當年之威了.
他忽然有些恨起宇文恪來,捉了那些俘虜,特別是當中還有一個重量級的,為什麼要在城頭之下一個個的吊死,便是殺,一刀砍了,也比那樣要好得多,宇文恪一意孤行的結果,不但沒有激得城內的守軍出來,反而讓對方更加同仇敵愾,更加與他們勢不兩立.
"宇文一族,雞犬不留!"
"高車一族,雞犬不留!"
"柯爾克孜一族,雞犬不留!"
當日城上,震耳欲聾的呐喊之聲,至今似乎仍在他的耳邊回蕩,高車不由打了一個寒噤,宇文恪這樣的搞法,連後路都給斷絕了.或者阿固懷恩才是最為明智的那個家夥.
是的,那個家夥一向明智,當年阿固一族一直支持大王子,後來見勢不妙,阿固懷恩親手斬了父親與兄長,率部向四王子投誠,當年的事,誰能說得清楚,也許是阿固族的老族長見勢不妙,為了保存阿固一族的血脈,故意授意阿固懷恩這麼做的,不然很難解釋如今阿固懷恩為什麼會一投紮進征東軍的懷抱,他的部隊固然沒有對東胡軍隊起到多大的殺傷,但是,對於己方士氣的打擊,卻是無以複加的.
這是第一支成建製的投靠征東軍的東胡部隊.
高車陷入到了思索當中,不知不覺,竟然是勒停了馬匹,周圍的親兵看他停了下來,也勒馬而立,片刻之後,數千騎兵,竟然就這樣默默地佇立在原野之上,場麵異常詭異.
"將軍!"身邊的親衛低聲提醒道.
高車身子一震,霍然驚醒過來,抬頭看著原野之上密密麻麻的數千騎兵,在這些士兵的臉上,他看不到出征之時的士氣如虹,看不到一點對戰爭的渴望,有的隻是疲憊,厭惡,以及無可奈何.
他咽了一口唾沫,看著身邊的親兵,問道:"我們能打下遼寧衛嗎?"
親兵臉色一僵,看著自家將軍,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
"說實話,說心裏話."高車強調道.
"將軍,說句心裏話,小人一點把握也沒有,總覺得,我們不可能打下遼寧衛了,征東軍的援軍來了,而且肯定不會是一支,眼下我們要去阻截的,隻是他們的先鋒而已,這一仗,隻怕我們,我們要輸了."親兵說得很艱難.
高車卻是深有同感,"是啊,我們要輸了,可是宇文恪卻還看不到這一點,還想作困獸之鬥,他想將數萬兵馬葬送在遼寧衛城之下嗎?不,不能這樣,我們還有另外的戰場,我們還要保衛和林."
高車深深地呼吸了好幾次,臉上神色變幻,好半晌,才似乎是最終下了決定,"傳我的命令,全軍轉道,我們撤回和林去."
親兵整個人都僵住了."將軍,這可是違抗軍令,回去之後,能過關麼?宇文將軍能放過您嗎?"
高車冷冷地道:"這個樣子,他能不能回去都說不定了,他要一條道走到黑,我卻不想陪著他完蛋,咱們去和林,和林守不住了,咱們還要可以回老家去,隻要有兵在手,我怕他個鳥!東胡,回不到以前了.大王的改革將會在征東軍的攻擊之下,徹底完蛋,東胡接下來將要麵對的,不但有征東軍,還有各部族之間的互相爭鬥,我必須保住手裏這最後的資本.撤,撤退!"
一聲令下,五千餘騎兵突然轉向,不是去迎擊費謙的增援部隊,而是向著和林狂奔而去.
數十裏外,費謙聽到斥候的情報之時,與身周的部將麵麵相覷.
"是不是有什麼陰謀?"一名軍官大惑不解,"這個高車,在搞什麼名堂?"
"再探,探得確實一些,一定要搞清楚,高車到底去了哪裏了!"費謙揮手打發走了斥候,蹲下身子,看著鋪在草地之上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