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書友的提醒,我注意到二百一十七章針對理查德和沃利斯伯爵的關係描寫出現違反常理的錯誤,所以進行改正了)
半個多月後,日夜趕路的理查德終於回到了洛菲堡。
回到洛菲堡時,卡西亞還是沒有回來,理查德也不準備等他了,在城堡裏休息了一個晚上後,便清點了城堡內的軍隊,帶走所有騎砍兵種朝米恩領的方向行軍。米恩領和布拉泰領也是接壤的,所以理查德他們在穿過奧帕爾城堡,往西南方向一直走,便直接進入了米恩領。
在被割讓給都蘭王國後,當地的貴族們也都跟著一起退走了,因此在沒有貴族維持統治秩序的情況下,留守的都蘭軍隊對本地施行軍事管製,一直到新冊封的領主到來才結束。
在這個世界裏,戰敗國割讓出來的領土上所有的貴族都會被要求跟隨戰敗國的勢力一起退出,如果在限定的時間裏不離開的話,那麼《貴族法》對這些貴族的保護將不在生效,戰勝國可以隨意處置這些貴族。
當然,因為有了這個規定,一些和戰敗國貴族有著血海深仇的戰勝國貴族會故意用一些小動作把仇人留在境內,一直到限定時間結束後他還是沒能離開,那麼後者便有了處置仇人的正當理由。
另外,因為貴族院隻冊封了尼昂領的公爵和伯爵,所以身為伯爵的理查德可以自由冊封領內的子爵和男爵,米恩領內有兩個子爵領和六個男爵領,也就是說理查德可以冊封直屬他的兩個男爵和兩個子爵,至於另外四個男爵就要讓他冊封的子爵自己處理了。
可是理查德的手下並沒有合適的冊封對象,卡西亞或許可以,不過他本來就是貴族,理查德不知道他還願不願意成為他的封臣。
轉念一想,在這個貴族至上的時代,他也可以靠未分封的爵位來吸引那些對爵位充滿渴望的騎士來到自己的宮廷成為廷臣,向他效忠。在這個世界,每個領主的宮廷裏都有許多廷臣,廷臣們各自擁有足以被賞識的能力,能夠輔助領主處理各種麻煩,一些宮廷總管、外交總管之類的職務也基本是從廷臣裏選擇了。
當然,為了安撫一些強力貴族,這些宮廷職務也會賜予強力貴族(十字軍之王裏就體現出來了),當今泰爾斯國王陛下的總管裏也有一兩個是由公爵或是伯爵擔任的。
理查德並不著急冊封封臣,雖然米恩領沒有貴族了,可當地的村長和鎮長們依舊存在,讓領地得以正常運行,他隻需要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包稅人們讓他們去代替收稅就好了,沒必要親自去處理城鎮以下的事務。
……
米恩城,作為米恩伯爵領的主城,這座城市擁有五千餘的常駐居民,若是再加上來來往往的流動人口也能突破六千大關,高大的巨石城牆將兩座高低不平的丘陵包圍在內,居民們的房屋也都建造在丘陵和丘陵之間的低地上,至於丘陵的最高點則是被領主居住的內城占據,若是站在內城的城牆上,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整座城市連同城外的風景納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