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 林海(1 / 2)

對於一幅畫就引出養的蠢鳥萌生出把自己‘嫁人’的心思,楚承安並不知曉。今日是他來到揚州的第二日,修整過後便要做正經事。

楚承安知道自己的父皇派他到揚州並不止於‘探察民情’那樣簡單——揚州富饒,隨便一個官職都有許多油水可撈。

初出茅廬,不諳世事,尚且懷揣著一腔孤勇正義?

或許這便是康泰帝給他的第六子的定位,這些年太子與大皇子的明爭暗鬥不僅惹惱了康泰帝,也讓他感受到了威脅。漸漸長大成人的兒子將目光放在那個萬人之上的位置,康泰帝既驚且怒,卻無法言說。在這種情況下,他迫切地需要培養一個以君父為天的兒子,讓他充當自己的‘刀’。

他把目光放在了第六個兒子身上——足夠聰明,足夠謹慎,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後沒有任何勢力可言。

皇後在宮中多年,從來安分守己。何家的公子他曾聽過,不過一個隻會招貓逗狗的紈絝。至於楚承安生母的家族?康泰帝早已將之拋於腦後。

從這個角度看,楚承安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沒有母族可以依靠,隻能接受君父的庇佑。

這也是康泰帝將他派到揚州的原因——隊伍裏又他的人,楚承安的一舉一動都在記錄之中。貪官汙吏自有能臣替他留心,康泰帝隻是要讓楚承安知道,無論是頻頻示好的大皇子,還是與他交情不錯的太子,又或者是最近風頭日盛的五皇子,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這些,楚承安前世一知半解,但今生,他醍醐灌頂,尤其是遇到了林海之後。

揚州的官員自然有專人陪同皇子遊覽,左銘章體諒林如海早期身體孱弱,如今他好一些,便把這個差事交給了他。揚州水景出眾,遊覽自然少不了遊湖,一艘中型遊船,隻帶了幾個仆從上去,搖搖擺擺,就向水中央劃去。

“殿下,請。”林如海為楚承安倒茶,見對他謝過,在私底下打量這位皇子。

若說品貌,這殿下出身宮廷,自然是龍章鳳姿,別有一番意氣風發。可細瞧去,卻見其中一派老練從容,交談間也頗有見地。

林如海心中一歎,心說許是宮闈複雜。

言景及民,說著說著,話題就去了朝廷新征的鹽稅。林如海是巡鹽禦史,自然了解許多。新征鹽稅不是小的變動,許多鹽商尋跡而來,被他拒了,自然另投他處。鹽商存貨堆積如山,貧民卻不一定吃得上鹽,林如海也是立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儒臣,眼見著這般,不說心痛是假的。隻是此事牽扯過多,根深蒂固,要想斬草除根卻是難上加難……

但,也許這位年輕的皇子是一個突破口呢?

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引向此事,聽楚承安說些自己的見解,林如海頻頻點頭,覺得此人言之有物。更難得所提之事利於實行,是個辦實事的主。

再說著,難免言及京城。楚承安看林如海麵露晦澀,恍然想起他有一個女兒養在京城賈家。

說起來,賈家近來動作實在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