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 回朝(1 / 2)

康泰二十六年六月,皇九子,皇十子入朝。同月,聖旨召蘭台寺大夫林海、弈州州牧許靖元回京領職。

康泰二十六年七月,聖體違和,不利於行,安定王返朝,領祭祀事。

在朝上領了命,楚承安沒有回頭,隻是悄悄給弟弟做了個手勢,叫他安心。康泰帝這病來得突然,本也好好的,忽就發起高熱來。

但不論如何,這場病都讓康泰帝想起了閑賦在家的第六子。老九老十入朝了,眼看也要經營自己的勢力。趁著這時,正好讓安定王回來,壓壓他們的風頭,去去這二人的銳氣。

祭祀是大事,皇帝這一番動作就惹來許多猜想。大皇子四皇子皆不在,二皇子三皇子不消多說,五皇子是以為這好差事定是落在自己身上,誰成想,父皇竟是把安定王召回來了。

楚承安知道五哥不忿,他原本被大哥太子壓了一頭,如今頭上兩座大山倒了,自然有了些‘高人一等’的想法。偏生他不占嫡不居長,這會看父皇偏重自個,自然會有看法。在所難免,楚承安並不為此掛念。

他所在意的並非旁的,正是回到京中的林如海。

原本以為父皇是終於決定了禮部尚書的人選,誰料林如海的去向卻不是禮部,而是吏部。說巧不巧,吏部尚書出門,馬兒受驚,車子失控,將他老大人跌了個半死。又加上禮部侍郎年老致仕,一下子朝中就空了三個要職。

禮部許靖元、章原忍,吏部的林如海,包括太子倒台下馬的一大批官員——楚承安粗略一看,心說原來是等在這兒。怨不得父皇那般坐得住,任由這幾個官職空缺許久。這麼一看,再上任的有一多半都是皇帝的死忠。

不過,他跟林如海有些幹係,林大人去吏部也不是壞事。隻是楚承安心裏還惦記人家女兒,這一番折騰,卻不好跟父皇開口了。

好不容易表白心思,這會卻不得不擱置。楚承安不是不急的——他本就比林小姐大些,若不是有些齷齪,他早就該娶妻了。可眼看著林姑娘到了年齡,林大人也要回京,他一升官,怕不是要媒人踏破門。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林家雖無男丁,林如海可是活著。他也是士林中人,同年同榜遍天下,衝著這個,林小姐都不會愁嫁。

但楚承安愁。

推己及人,若是自己就這麼一個獨女兒,也不願意讓她去到庭院深深的皇門高府。寧可她一輩子長不大,就活在自己的羽翼下才好。可好巧不巧,安定王就是林大人羽翼之外的高枝兒,還偏偏就覬覦他翅膀底下的金疙瘩。

不過,父親回京,她也終於可以回家了吧。楚承安剛耍了套拳法,這會有些出汗,卻也不擦。隻背著手,望著院子裏的玉蘭樹出神。

她應當是極高興的。

安定王這邊悲春吟秋,皇後那邊卻是著急上頭。她與兒子是想到一處去了,安兒之前受了太子牽累,皇上便沒再說過他成親的事。兒子好容易遇個喜歡的人,若是落了空,才真是要難受一輩子。

皇後坐在宮中想了許久,吩咐人收拾出以前進貢的布匹,上好的首飾,番邦的珍珠珊瑚,在後宮中有頭臉的妃子那賞了一圈,是輪了嘉貴妃與賢妃,卻是多了些新奇繡樣。問了,隻說是給新媳婦的。

這二位娘娘也是人精,知道皇後是急了。老七老八雖也拖著,但王妃卻是定下的。唯獨安定王,開府許久,新媳婦連個影子都沒有。偏他又是大的,不尷不尬在那擋著,不知有多少人瞧著呢!

隻是,皇後是宮裏所有孩子的嫡母,她這般說了,她們也笑眯眯受了。擇一個日子,嘉貴妃與賢妃,就搖搖擺擺去了皇後宮中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