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新的財路(1 / 2)

寶玉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混成學堂裏的“孩子王”,倒也不全憑他的家世,他這人點子不少,還總是能拿出新鮮玩意來。

原本以他的年齡空降為學堂裏的“老大”,還有不少小夥伴不服氣,尤其是其中那個叫做賈瑞的。

這賈瑞正是那日在側門撞見寶玉與賈璉的人,賈瑞年齡與賈璉差不多大,生得也高壯,原先賈代儒是這族學裏唯一的塾師,連帶著賈瑞也在學堂裏稱王稱霸,十分威風。

但因為寶玉與賈璉的一次“微服出巡”,雖然賈代儒沒有因此丟了工作,但是賈瑞的風光歲月一去不複返,為此他耿耿於懷。

賈瑞生得體格壯實,年齡又比旁人長幾歲,學堂裏學童們都聽慣了他差遣,如今雖然來了兩位正兒八經的榮國府少爺,可他們一時也不敢反抗賈瑞的“淫威”。

賈瑞見此可得意了,頗為囂張地跑到寶玉跟前挑釁。

寶玉才不跟他計較,而且一點也不急,等放學回了榮國府,就帶著他那一幫小廝和長隨倒騰半宿,還找了賈母身邊的丫鬟幫忙,等到第二日再來學堂時,頓時陣營大變。

寶玉從榮國府帶來了利器,用顏料畫得五顏六色的連環畫!

生動可愛的畫風,大膽亮麗的顏色搭配,再加上驚心動魄的情節,哪有小孩子能拒絕這些!

寶玉帶來的那幾本連環畫瞬間饞哭了學堂裏的同學,哪裏還顧得上賈瑞可不可怕,就算是挨揍,他們也要看寶玉的畫冊子!

要說最高興的,其實當屬賈璉,因為這連環畫上的情節正是寶玉曾經講過的西遊記,先前他隻是光聽著寶玉口述就激動興奮,如今看著寶玉將其中的一些情節畫成連環畫,更是覺得驚喜萬分。

所以寶玉掏出幾本連環畫時,賈璉直接霸道地將其中一本據為己有,旁人也不敢跟他搶。

別說是旁人,如今就連賈瑞也是眼巴巴地守在寶玉桌子前,就想要搶到第一手資源,能比別人更先看到更新!這樣等放學回去的時候,他也能與別的小孩子吹噓一下。

看著那幫孩子爭先恐後聽他講故事,大大滿足了賈瑞的虛榮心。

李景譽拎著竹棍走進學堂好一會兒,才有學童後知後覺意識到,頓時原本烏泱泱圍在寶玉桌子旁邊的學童頓時作鳥獸散開,慌張狼狽地逃回自己的座位上。

賈琅抬起頭,看著端著一張冷臉的年輕夫子,無辜地眨眨眼,乖巧地開口,“夫子?”

李景譽壓根不吃他這套,用竹棍點了點他的桌子,言簡意賅,“拿來。”

這個禍頭子這陣可沒少給他惹事,李景譽這些天從學堂裏沒收走了好些畫冊子,偏偏這東西還斬草不盡,不僅寶玉每天都能從家裏背來一書包,看過的學童還會自己琢磨著根據記憶來畫。

這幫孩子的畫技不提也罷,李景譽隻覺得一言難盡,倒是從寶玉那裏拿走的畫冊雖然畫風與時下迥然不同,但仔細思來,卻又將人物的神態動作都給抓住,隻是手法誇張了些,倒也不失新意。

隻不過將這些東西帶到學堂卻是不行的,榮國府也是太縱著這小少爺,要畫出這些冊子,也不知耗費多少人少。

賈琅見夫子一臉不容拒絕的模樣,歎了一口氣,果然老師太嚴厲了也不盡是好事,至少快樂就失去了一半。

不過小李夫子生得好看,又是他嫂子的族地,不能讓他失了威嚴,賈琅小手一攤,乖乖地仍由夫子將自己麵前的冊子收走。

李景譽撿起桌上的畫冊時,掃了一眼,臉上閃過詫異,這竟不是他以為的神魔鬼怪故事,反而是很正經的詩書,雖也是用了那奇怪畫法。

原來夫子也不總是繃著一張波瀾不驚的臉,賈琅來了興致,湊到李景譽麵前指著那畫冊就叭叭道,“夫子也覺得熟悉?可不正是你先前教我們的詩嘛……”

李景譽這幾天正好在教他們詩經格律,其中教了一首唐朝的《憫農》,而讀到“汗滴禾下土”時,賈琅深有感慨,若是將來他們賈家倒了,恐怕到時候他們這些人也要辛辛苦苦去種地!

那一天放學賈琅唉聲歎氣背著小書包回到榮國府,然後悶悶地去找這首詩出處,他本是想多了解一下寫出這麼語言質樸、感情充沛的《憫農》詩人,肯定是個體察民生多艱憂國憂民的老先生!

但萬萬沒想到,這人不僅沒有憂國憂民,還是酷吏,更過分的是,他還為人刻薄生活奢侈,他為官的地方,百姓都在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