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70章 第六十九章情難自禁(一)(1 / 2)

蘩傾的一番話令弢祝似有所悟,卻不能徹底打消他的顧慮。

或許是老人病在作怪,對於這件事,弢祝是前思後想,反反複複,便是一萬遍地告訴自己“蘩傾的話在理”,可內心深處,依然有隱隱的不安,還是覺著這上神與小凡人之間的溝壑有如天塹,難以逾越。

這算是太固執麼?抑或瞻前顧後思量太甚?隻怕弢祝自己也分辨不清。

於兩個好友截然不同的態度,當事人東寰卻一無所知。

甚至,他都不敢承認自己有所動心。

他可是真正擔得上一聲“老老老老老神仙”的人物,壽星老頭都比他矮一輩兒。身為眾所皆知可與天地齊壽的元鳳,如今,卻被難以自抑的情愫攪得心神不安。

自宇宙初分,混沌一團時,自無陰陽。然,當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之後,天升地降,清揚濁沉,混沌之中便分出了陰陽二極。

正如天地當為一體,陰陽此消彼長,彼消此長,相生相成。雄為乾陽,雌為坤陰,天地萬物,雌雄相合,以此而陰陽相成,繁衍綿延,從而生氣不絕,成為維持天道運轉的重要持力!

人界有聖賢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古以來,於這一句,作解者甚多,解義亦五花八門。而如是單就“道本”作解而言,這句話是涵義在於——

天地間萬物運轉穩健不移,依仗的,乃是天道法則。而天地間諸靈和諧,陰陽如軌,生氣勃然,由此形成綿延不絕的力量,支撐維護著天道法則的運行。

換而言之,若是天地間諸靈混伐,陰陽消長紊亂無序,那麼,無論是陰盛或是陽烈,縱然已至極致之能,卻也因獨木難支而無法支撐天道。倘真的到了這一刻,那麼,結局就隻有一個——天道崩裂,天地坍塌,此方天地內的萬事萬物,悉數化為齏粉,煙消雲散,就此無蹤無跡。

而東寰的道本乃是天地混沌初分時的第一滴陽精,他自然清楚這其中的道理。

放眼天下,四海八荒,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冥界黃泉,雌雄相合,陰陽相生,乃是不二之理。

六趣四生中,人族胎生,羽族鱗族卵生,可自啟靈智,繁衍生息,故而族群綿延不絕,永嗣不斷。而濕生化生者,則需借助流轉於天地間的陰陽二氣交合。

可見,諸生有情者,無一可離陰陽。

天帝有天後,冥君有冥後,亦為此理。

世人傳說,天界神仙絕情滅欲,方成大道。此言大謬矣!

若無情,安能體察眾生之苦?如何肩挑蒼生安危?若無情,神仙隻管冷心修行就好,何必理會人間疾苦哀怨?

若無欲,則無進取之心,安能堅忍不拔苦修大道?須知修行本是逆天之舉。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那遁去的一,便是不可捉摸的天機,乃天道釋放的留於眾生的一分善念,是允許諸生逆天的一分契機。若修行者能感悟到這一分天機,便有望修得正果。隻是,這修行之途漫長無垠,其中艱難險阻,絕惡困境,不一而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