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柳臻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著的,半夢半睡間還能聽到很遠地方傳來野獸的吼叫聲。
他醒來是被草屋外的動靜驚醒的。
袁柳臻醒來睜開眼就看到陶傅已經在草屋外忙活了。他張嘴打了一個哈欠,出門舀水洗漱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淩亂的頭發,才去給陶傅幫忙劈柴。
陶傅有條不絮的做著辣條和鍋巴,已經完全不需要他看著。陶傅在製作調味品的時候還會嚐一下味道,按照昨天的配比不行的話,會調整一下。
因此,等辣條和鍋巴做好,無論色澤還是味道都和昨天晚上的不一樣。
昨天晚上做的辣條和鍋巴,他們沒吃完,準備留著自己吃,袁柳臻也留了一些準備帶給蠻大叔和小蠻吃。
新鮮的鍋巴和辣條出鍋,袁柳臻吃了一口,就被比昨天更好吃的味道吸引,果然陶傅做食物很有天賦,做的辣條好像比二十一世紀各種調料的辣條都要好吃很多,鍋巴也更酥脆一些,沒有昨天晚上做的那麼膩。
他們像昨晚一樣,吃米飯,配著辣條和鍋巴吃,袁柳臻直接吃了兩碗米飯。
吃飽後,袁柳臻找來一些幹淨的竹枝,折成一指長的小段,用刀削出一個尖頭,放入竹筒中。
陶傅一看就明白這些竹簽是用來插辣根用的。
袁柳臻把竹簽做好,他們把做好的用木盆裝起來的辣條和鍋巴放入背簍中,一人背了一個背簍向山下走去,路上袁柳臻時不時吃一兩個鍋巴解饞,渴了就喝竹筒裝的水。
今日去鎮上比昨日去鎮上悠閑不少,有了鍋巴這個零嘴,袁柳臻倒是沒有像昨日一樣話多。坐在牛車上“哢嚓哢嚓”的吃著鍋巴,欣賞著四周的風景,非常不錯。
來到鎮上後,鎮上人果然比昨日少了很多,也不擁擠,陶傅對袁柳臻說:“臻臻,過一會兒我去借放牛車,放牛車後我們找個地方賣辣根和鍋巴就可以,現在我想先帶點辣根和鍋巴給我常去的幾個藥鋪送些。”
袁柳臻聽後點了點頭說:“那我在這裏等你,一會兒你回來後,我們一起找地方。”
袁柳臻知道陶傅送鍋巴和辣條給鎮上藥鋪的原因,恐怕是因為陶傅娘親生病時,藥鋪老板幫助許多吧,要是藥鋪老板人心不好,斷然不會賒欠那麼多錢的藥材給陶傅。
陶傅拿了幾張油皮紙包了一些辣條和一些鍋巴,分成四份,然後帶著這些辣條和鍋巴向鎮上一條比較寬闊的道路走去。過了一會兒,陶傅帶著一臉笑意走了回來。
袁柳臻看到陶傅的笑臉也是一笑。
陶傅過來後就對袁柳臻說:“臻臻,我們去昨日小吃攤販很多的地方吧,今日不是街市,無管事管,攤販也不多,應該會找到不錯的地方。我去借放牛車。”
“好。”袁柳臻應了一聲,和陶傅一起把背簍從牛車上搬下來,袁柳臻等著陶傅去借放牛車。
陶傅回來後,兩人背著背簍,不一會兒就到了昨日他們吃了不少小食的地方,今日商販的確不多,大多都是有店麵的商鋪在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