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兵敗如山,洵王歸朝(2 / 2)

戰事又持續近一個月,三萬趙家軍隻剩下一萬不到。而洵王的兵馬卻在不斷壯大。

芳菲聽說這消息後,悄悄寫了一封信函,托卓青雲將信箋夾在了朝廷發往西邊大軍的回折裏。沒過多久,前線傳來消息,洵王領兵出戰時遭遇偷襲,不甚墮馬,摔傷了腿骨。

消息一傳回京城,眾人嘩然。

皇上趕緊派了卓青雲前去迎接,大軍隻能交給洪老將軍,而洵王作為有功之臣,雖然沒能堅持到最後,但他的功勞有目共睹,誰也搶不走,奪不去。

皇上本要親自去城外相迎,洵王哪敢驚動陛下,連忙上了請罪的折子,百般攔阻才打消了皇帝的念頭,洵王也明白,皇上未必是真心誠意出來迎他,卻是要把姿態擺足,叫天下人都知道,他們二人是怎樣的兄友弟恭。

芳菲叫了徐燁去瞧熱鬧,據說朱雀大街兩邊都是圍觀的百姓,就等著洵王千歲的車駕。可惜了,洵王根本沒走大路,反而擇小路繞了個大圈子,進了皇宮偏門。

洵王這樣低調,不禁叫許多人心生感慨。

徐燁回來說時還帶了幾分唏噓,大約是為洵王鳴不平,可惜才講兩句,就叫他媳婦瞪了回去:

“這皇家的事兒也是咱們能說三道四的?你快去瞧瞧小廝們打的行李,一個比一個笨,沒人看著哪成!”寶蓮轟了徐燁出去,徐燁非但不惱,還笑嗬嗬的跑去當差。

芳菲瞧了這夫妻倆忍不住笑。

寶蓮隱約猜到原因,不由得羞赧:“奶奶也別笑話我,姑爺對奶奶不也是如此?人前人後都聽奶奶的,叫我們羨慕的不得了。”

芳菲挽了寶蓮的手:“等封後大典一結束我便要啟程去泠童,郭家兵敗如山倒,束手就擒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兒。我原想求太後的恩典,將粟喬表姐的孩子交給姑媽撫養。畢竟......那是姑媽最後的血脈了,可思來想去,還是托付個尋常人家更好,免得那孩子有朝一日知道,反而是害了他。”

寶蓮微微頷首:“奶奶考慮的是。其實,我也有一事想求奶奶。”

“你隻管說就是。”

寶蓮沉了沉心思,才道:“我和徐燁商量過,奶奶一人孤身上路,就算請了鏢局的鏢師們跟著,可我們夫妻倆終究難安心。所以......”

寶蓮猶豫了半天,狠下心道:“所以我們想跟了奶奶一同去泠童投奔姑爺。”

芳菲詫異:“那給徐燁說的差事怎麼辦?太太已經和舅爺商量好的,我一離京,你們夫妻就南下。”

寶蓮笑道:“奶奶別急,您聽我細說。起初知道這事兒,我們兩口子高興的日夜睡不著覺,隻恨不得給太太和奶奶磕一百個頭。但後來,我倆想了想,師爺的差事哪裏是那麼好當的?徐燁慣有些小聰明,然說到底,也終究不過是小聰明而已。人家縣令老爺或許看在舅爺的麵兒上款待我們一時,卻未必能照拂一世。所以......”

見寶蓮支支吾吾的模樣,芳菲忍不住笑罵道:“你跟我還打埋伏呢!快說,究竟怎麼想的?”

寶蓮忙陪笑道:“我們想,若姑爺身邊也缺個人手,倒不如叫徐燁跟著去跑前跑後。”

芳菲沒想到寶蓮會有此主意,她想了想,才道:“這倒也沒什麼不可,左右你們夫妻倆的賣身契是遲早要給的。可你想好,泠童是窮山惡水之地,跟江南的富庶絕不相同。”

“奶奶都能陪著姑爺去吃苦,我們夫妻倆還怕什麼?”寶蓮笑眯眯道:“而且以後我還能陪著奶奶,就跟在家是一樣的。”

芳菲心中歡喜,此後主仆二人更是一條心,同出力。

乃至後來泠童在芳菲經營下成了西北遠近馳名的互市重鎮,也離不開寶蓮的一份心力。多少行商寧肯多走半天的路,都願意去泠童落腳。不但因為那裏客商雲集,更因為在佟縣令的治理下,物阜民安,十年前橫行肆虐的盜匪少有影蹤。

這且是後話,寶蓮得了準信,當晚就告訴了徐燁,夫妻倆也沒明著跟大夥兒說,但做起事來更加用心。大太太知道了消息當即把寶蓮夫妻倆叫去,重賞不說,還認了寶蓮做幹女兒。

這可實在超出了芳菲與寶蓮的意外。

寶蓮隻顧著高興,芳菲卻忍不住撲在大太太懷裏:“太太待我這樣,今後叫我如何報答呢?”

大太太攬了芳菲的肩膀笑道:“我們娘倆兒要還說這些,那我往昔疼你的情分可就都沒意思了。寶蓮在我跟前伺候五六年,我也當半個閨女一樣看待。她能有個好歸宿,我也跟著高興。今後你們倆就相互扶持,就算沒有我在身邊,相信憑你們二人,再大的難事也困不住你們。”

這時的大太太心裏就想懷裏有隻將要放飛的小鳥兒,雖然滿心的不舍,可還是要打開籠子叫它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