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擂鼓山(1 / 2)

而段譽則是拜訪少林寺時,順路經過,自然是要與義兄敘敘舊的。

段譽等人在喬峰家與喬峰敘了半天舊後,段譽便向兩位義兄提及了聰辯先生蘇星河之事。

喬峰早已打算一輩子就這樣在這裏過下去,自是哪裏也不會去的,況且父母還要自己一直保護,哪裏走得開?

喬峰不去,不過李墨卻是有意要去,當下便與段譽一起向那擂鼓山走去。

李墨、段譽等一行人一齊上路。

走得三四日,李墨等人便到了擂鼓山附近,正要問及如何進入這擂鼓山時,便聽得後麵傳來一陣絲竹之聲,李墨等人不由往後麵望去。

不一會兒,後麵岔路另一邊竟有數百人的大隊經過,當前十餘人一字排開,有的拿著鑼鼓樂器,有的手執長幡錦旗,紅紅綠綠的甚為悅目,遠遠望去幡旗上繡著“星宿老仙”、“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威震天下”等等字樣。

絲竹鑼鼓聲中,一個老翁緩步而出,他身後數十人列成兩排,和他相距數丈,跟隨在後。

那老翁手中搖著一柄鵝毛扇,陽光照在臉上,但他臉色紅潤,滿頭白了,頦下三銀髯,童顏鶴發,當真便如圖畫中的神仙人物一般。

待這群人走後,段譽向李墨問道:“二哥,剛才那一隊都是什麼來路,好生奇怪。”

李墨道:“那些是星宿派中人。領頭之人就是星宿老怪丁春秋。”

段譽曾經不止一次被人誤會過自己的“北冥神功”乃是丁春秋的絕技“化功大法”。保定帝也曾經責問過自己如何結識“星宿老人”。當下恍然大悟,又問道:“那丁春秋武功是否極高?”

李墨的搖搖頭道:“此人武功雖高,但也不到於極強,不說是我,就是三弟你隻要發揮正常,一樣能輕鬆打敗那丁春秋。”

李墨又道:“不過,那丁春秋最擅長的不是武功,而是毒,雖然你誤食過莽牯朱蛤,已經百毒不侵,我也玄功有成,不甚懼毒,但是你們其他人卻未必了。”

星宿派諸人既已去得遠了,眾人也隨即上路,往擂鼓山而去。

眾人又趕了一段路,終於按請帖上所指路徑,來到一座山腳下。抬頭望去,入眼便是滿山翠竹。

清風拂過,竹葉卷起層層綠浪,沙沙有聲,更顯山中幽靜。李墨瞧見山腳邊的一塊石碑上以篆體刻著三個字,但是李墨可不認識篆體字,當下看向段譽。

段譽自小不愛習武,卻是飽讀詩書,認個篆體字隻是小意思,當下道:“這是‘聾啞門’,二哥,看來就是此處沒錯了。”

李墨也點點頭,蘇星河自號“聰辯先生”,卻是整日裏不言不語,人皆以為其天聾地啞。

而他也創立一派,名曰“聾啞門”,門人皆是又聾又啞。江湖人於是更習慣稱蘇星河為“聾啞老人”。

這聾啞門中人的武功皆是不錯,雖然並不太拋頭露麵,但在江湖中也算是名聲不小。既然有碑在此,此山必是擂鼓山無疑。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