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拖雷一係的四個嫡子中,就隻剩下遠在西亞的旭烈兀了。
隨後,蒙古大汗蒙哥與大宋皇帝趙昀聯合發表了一項聲明:蒙古與大宋從此合為一國,稱為華夏聯合帝國。實行二帝製,北方為夏帝蒙哥,南方為華帝趙昀。
與此同時的,還有無數道國書,向蒙古和大宋周邊無數個小國發出,限令這些國家在短時間內必須向華夏聯合帝國稱臣,否則必征討之。
隨後,高麗、占城等中華傳統文化輻射地區第一時間稱臣隨後許多的小國也是如此。
短短數個月內,幾乎整個亞洲的國家都向華夏聯合帝國稱臣。
而沒稱臣的,也就是歐洲那些國家了。
李墨當即親率一萬流求軍與九萬蒙古騎兵,馬不停蹄的向西進發。
李墨現在可是有著隨身種田空間,任何作物種植下去,一天就可以成熟,每天成熟的小麥都可以供十萬人馬吃一半扔一半了。
因此,這十萬大軍的後勤幾乎沒有,便以每天六百裏的速度,向西亞進發。
二十七日後,李墨已經帶著十萬大軍來到了前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現在的君士坦丁堡為拉丁帝國所有,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原東羅馬帝國滅亡之時的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皇帝的一個女婿拉斯卡利斯家族的提奧多雷,於城破之際在聖索非亞大教堂被人民推舉為皇帝,而後倉皇從海路撤出君士坦丁堡,先在布魯薩城暫避風頭,後得到擔心拉丁人勢力東擴的突厥蘇丹的支持,在尼西亞定居下來。提奧多雷·拉斯卡利斯以這個繁榮城市為中心,建立了一個新的希臘人帝國,也就是尼西亞帝國。
而現在的拉丁帝國,不過是當初的十字軍中的威尼斯人中建立了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一小塊地方為拉丁帝國。
與其他國家一樣,拉丁帝國知道自己的份量,對於僅僅隻是名義是成為華夏聯合帝國的臣屬國,沒有任何異議,這可是那個打得歐陸諸國膽喪的蒙古帝國和另一個帝國合並的超級帝國!
對於向這麼一個超級帝國稱臣,也不算丟臉吧?當然,為了自保,這個所謂的拉丁帝國並不讓李墨的大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僅僅隻讓其從城下經過。
李墨也不管這些,他要的隻是名義上的臣服。
在大軍過海之後,來到了歐洲的巴爾幹半島。
此時歐洲可謂是小國林立,也僅有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還算是個大國,可是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正處於大空位時代,也就是皇帝的位置到現在一直是空著的,其國內各諸侯為爭奪皇位而征戰不休。
然而,在麵對李墨的十萬大軍,不知怎麼了,這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竟然重新團結起來,集結起來了三十萬大軍――其中隻有六萬為正規軍,其餘的都是強征的農奴。
不過沒關係,AK出馬,這三十萬大軍全都成了浮雲,況且就算不用AK,光憑手上的蒙古大軍就能直接滅了對方。
經此一戰後,元氣大傷的神聖羅馬帝國開始向華夏聯合帝國在名義上稱臣,反正這隻是麵子上的稱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