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天後,李墨率著大軍來到了高麗邊境。
這真正曆史上不同的是,這個大唐世界中的高麗的領土正好是在現代的**境內,而新羅和百濟兩國則是平分了現代的大韓冥國。
李墨率著九萬大軍以絕對的實力碾壓高麗邊軍,然後繞過其他所有的城池,直指平壤城。
李墨手一揮,五千的玄甲精騎和羽林鐵騎出擊,在平壤城下連連射出箭矢,這是在壓製城頭的弓箭手。
然後……然後沒什麼然後,隻是就此在城外挖溝壑,實行鎖城法。
“這是圍點打援!”唐軍的其他將領和高麗將領們都看出了李墨的意圖。
隻是,圍點打援這一策算是一種很簡單的陽謀,如果有援軍,那麼會被唐軍在野戰中一一殲滅,如果沒有,那麼也會對城內軍民的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當然,這種策略是需要強大的實力,要是沒有足夠的實力,那麼這個法子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就好比現在,如果平壤城內的高麗軍有實力敢出城野戰,那麼李墨圍點打援不過是個笑話罷了,可是城內的高麗軍沒有。
整個高麗此時最多也不過有七八萬大軍,其中老兵不過才三萬多,這還是當年楊廣三征高麗時,在戰火中考驗下來的。
而平壤的守軍,才不過兩萬,其中也就隻有一萬老兵。
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高麗軍都不占優勢,如何敢出城而戰?
如果隻是守城,那麼城內還有二十萬居民,在這個高武世界,尤其是高麗這種開化時間不長、民風驃悍的國家,哪怕是婦女也是有一定戰力的,如果全城軍民死戰,唐軍硬攻。那麼唐軍絕對要死傷慘重。
但是,這是圍城打援。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已經有四支援軍被唐騎兵殲滅在城下,人數積累起來,足有三萬了。
此時李墨親自策著戰馬,單人獨騎向平壤城牆衝去。
沒有人會認為李墨這是在找死,李墨此時早已經被認為是和宋缺、祝玉妍、李世民四人齊名的新四大宗師。
一位大宗師處於千軍萬馬之中,如果隻是傻傻的在原地拚殺的話,那麼還是會被人給堆死,但要是一心想逃的話,所謂的千軍萬馬根本留不下一位大宗師。
所以,李墨這自然不會是在找死了。
李墨在離城牆一百步之時,手中忽然多了一個成年人合抱的巨大鐵球。
隻見,李墨將手中巨大鐵球擲了出去,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向回跑。
當巨大鐵球砸在城牆上的時候,隻聽“轟”的一聲巨響,伴隨著的還有大量的煙塵。
等煙塵散去之後,便見一個足有十步寬在缺口出現在了城牆之上。
看見這個缺口,所有本就因數路援軍被滅而士氣變得蕩然無存的人們,更加的絕望了。
而就在此刻,李墨卻做出了無論是高麗人都意外不已的決定:勸降。
而且勸降的內容也很簡單,從此之後,整個高麗從此並入大唐,成為大唐的一個都護府,而高麗王也可以保留王位,不過隻對平壤及周邊方圓百裏的範圍有統治權,其他的都要歸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