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爺爺收藏的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這類晦澀難懂的古文書他都翻出來再看了,爺爺收藏的這些書肖衛東初中時高中時都看過,現在溫故而知新,以前年少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現在再拜讀又是一番別樣的感悟。
秋高氣爽,最近已經很久沒有下雨,肖衛東上午放羊三個小時,下午放羊三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在為羊過冬準備粗精飼料,粗飼料是指各種作物收獲籽實後的莖葉,如稻草、玉米秸稈、黃豆稈、豌豆蔓、花生藤等農副產品。經過切細、打粉、潤濕、浸泡、發醇、氨化、青貯等加工調製後用來喂羊。
青貯池是早在羊舍修建的時候就配套修好的。精飼料,又叫能量蛋白飼料。主要是玉米、大麥、小麥、雜糧及豆渣、麩皮、豆餅、菜餅等農副產品,是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的飼料,精飼料主要是給懷孕的母羊用。
這樣的日子過的忙碌又充實,肖衛東喜歡這種生活,從沒覺得枯燥乏味,隻有經曆過後世的艱難絕望,才知道這種生活的來之不易。這和經曆過舊社會的老人特別珍惜現在的生活是一樣的。人生,隻有通過比較才知道生活的難能可貴。
下午放完羊回來,看到老媽在羊舍裏給三頭懷孕沒有放出去的母羊喂食,肖爸在鍘紅薯藤蔓,肖爸有一台南方125摩托車,經常會載著肖媽上來給兒子幫忙。小土狗“炭頭”肖衛東出去放羊時都是關在院子裏的,
此時正在肖媽的腳下搖頭擺尾,竭力討好,“炭頭”還太小,跑不了那麼遠的路,也容易被羊群踩到。肖衛東關好羊,便和肖爸一起把軋好鍘好的紅薯藤蔓裝進放料推車裏。馬無夜草不肥,羊也是一樣,晚上也要放料喂一次。
紅薯是洪塘村家家戶戶都會種植的雜糧,現在喂豬的越來越少,大型養豬場都是喂純飼料,所以這紅薯藤蔓隨便給點錢就能一收一大片,除了每天用來做輔料,多餘的還能青儲起來冬天用。
“衛東,晚上下去吃飯嗎?聽你爺說你三叔今天回來。”肖愛國擦了擦頭上的汗。
“三叔回來了?看來拜托他的事應該有眉目了,”肖衛東欣喜不已。這件事讓在鎮上教書的三叔已經活動了好久,今天才有點動靜。
“就那勞什子網線的事?不就一根電話線的事嗎?有這麼麻煩?”兒子這事和他提過,肖愛國不懂也弄不清楚。
“這從山底拉到山頂,這麼遠的距離,可又要花不少錢吧!你呀,就大手大腳作吧,話說前頭,你那三十萬隻剩下二十萬了哈。”忙完手頭事的肖媽接過話茬。這農場前前後後花了差不多快十萬,羅美芸可是記得清清的。
“媽,這個不花多少錢,現在是網絡時代了,新時代的農民不懂網絡怎麼行,況且,網上還能賺錢呢”肖衛東欺負老媽不懂網絡隨便忽悠幾句。
“你就瞎胡鬧吧,快點的,忙完好下去做飯了。”肖媽嗔怒道,這些年電腦網絡這些原本高大上的詞在普通老百姓眼裏越來越普及,肖媽也說不上好壞,隻能由著兒子來。
父子兩相視一笑,加快了各自手中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