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友誼賽的是戰車道社的全員,四台戰車。而對手ZBC聯合學院也派出了四台,一水的BT-2快速坦克。
雪很大,風更大,藍色的小旗在風中抽搐。
“冷死啦!”ZBC的旗車炮手一邊用腳跺著鋼板一邊抱怨道,“明明今天是聖誕節,聖誕節誒!為什麼要陪這些南方人打友誼賽啊?”
炮手也是車長。
“冷靜點,維多利亞。”駕駛員說,“至少安靜一點。你太吵了。而且以前我們都是俄羅斯人,屬於東正教國家,聖誕節在一月。”
“去你的,瑪麗亞,我又不是東正教徒!”維多利亞不爽,“都怪那些南方人!本來聖誕節我要跟男朋友去逛街的!”
“哪個男友?”裝填手冷不丁插話。“上次帶過來那個小奶狗?”
“淦霖那,波琳娜。那個廢物我早就放生了好不好?居然在你們麵前這麼害羞,害我丟臉。”維多利亞一臉不屑,“這次可是肌肉型的。”
“我記得還有一個三七分頭的書呆子。”
“他啊。”維多利亞想了想,“他暫且還是我男朋友,但是聖誕節我想要肌肉多一點的。”
“噫~~”裝填手波琳娜起哄,駕駛員瑪麗亞也笑起來。
beeeeeeeeep——!
比賽開始的提示音響起,旗車左右兩側的BT-2率先出發。
BT-2是前蘇聯快速戰車的早期型號,沒有通訊設備,唯一的通訊方式是車長把身體伸出去打旗語,通訊速度和質量可想而知。但是這場比賽場地簡單,就是一片雪原而已,部署方麵比較簡單。戰術事先已經商量好了,照做就是了。
“我們也跟上!”瑪麗亞說了句,操作戰車跟在後麵。最後一台BT-2綴在後麵。打頭的兩台BT-2並排行駛,擋在旗車的左前和右前。加上後麵那台,相當於圍繞旗車來了個三陽開泰。這樣無論敵車從什麼方向突擊,都可以通過變換陣型把旗車擋住。
四台BT-2在雪原上直接朝一高中的起始點發起衝鋒。
一高中如何應對呢?
“雖然裝了防滑鏈,但是這個積雪厚度,對改裝車太不友好了。”賽前會議上程梓鳶提出,“秦嶺的車幾乎沒有行動能力。所以這一場就由M2和M3主要迎敵,盡力拖住敵人。詩逸的車作為防線,目的也是擋住敵人,不強求打出什麼戰績。”
“好。”
“我們呢?”秦嶺問。
“按照我的想法,這一場的重點是你們。”程梓鳶說,“你們位於最後方,我們保護你車。你們的炮穿透能力最高,在後方殲擊敵車。我們麵對敵人,各方麵處於劣勢。能不能贏,就取決於你們什麼時候取得戰果。”
“好。”
“哦,對了。一會兒我們......”
BT-2是很薄脆的輕型戰車,37毫米戰防炮隻要打中,幾乎不可能打不穿。隻要秦嶺打的中就一定有戰果。而秦嶺作為【先發炮手】,據說第一發炮會有奇效。
在提示音響起的一瞬間,M2和M3同時起步,分別向左翼和右翼駛去。唐詩逸指揮的Mk.Vic也啟動了,直線向戰場中央行駛。
雖然BT-2裝甲脆弱,火力一般(蘇聯炮控,自行體會),甚至沒有通訊能力,但說到機動,那它可就不困了。作為快速係列的型號,有一些資料聲稱BT-2的最大公路速度能達到100kph甚至110kph,也有的認為隻能達到55kph,另外說72的,說83的都有。
爺看了半天,媽的爬,我就說是80,不服來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