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灣河,有兒不怕沒老婆。還有這句諺語,對吧?”顧羽突然開口說道。
張守中楞了一下,尷笑地說:“你知道這個諺語?”
當年月灣村是有名富村,四鄉八村的女生都想嫁到月灣村,以至月灣村的小夥子很受歡迎,都不擔心打光棍,剛才想說這個諺語,不過對象是剛認識的顧羽,也沒沒說出來,怕她說自己顯擺什麼的,沒想到人家聽說了。
“聽過。”顧羽簡單扼要地回答。
看到顧羽興致不高,張守中帶她繼續向前走,準備去看月灣村的古建築,都有心學建築設計,看看老宅子,說不定能找點相同的話題。
也不是說有心討顧羽歡心,主要是把主人的職責做好,拋開老一輩的交情不說,人家剛剛送了那麼貴重的禮物呢。
“小中啊,這個小姑娘是你女朋友嗎,真漂亮。”
“喲,這不是小中嗎,什麼時候去大學?真給我們老張家爭臉。”
“走那麼快幹什麼,聽說你家來了米國的客人,是你身邊這位嗎?”
“小中,你叔剛出船回來,有幾條金倉魚不錯,你媽最喜歡吃,一會過來拿兩條,咦,這個美女是.....”
張衛國和林美芳一向與人為善,張守中雖說有點調皮,但學習成績好,在村裏的人緣不錯,一路不時有親戚或鄰居打招呼,大夥都對他身邊的顧羽很感興趣,一路走來張守中解釋得口都幹了。
走到一間古色古香的祠堂前,張守中忍不住停下了腳步,看著祠堂上邊門掛著鬥大紅燈籠還有金漆繪成的匾額,心裏湧現出一股自豪感。
大紅燈籠和匾額上用工整的繁體寫著:蓄德堂。
蓄德堂是月灣村最古老、也是最神聖的一處建築,麵積約3000平方,呈南北長條形,自南向北依次為大池塘、大天街、正門、牌坊、釣魚台、中座、天井、後座及東、西廊和村祠、形成結構嚴謹,修飾華麗,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五百多年前。
在正門外的小型廣場邊,林立了十多個牌坊,都是建國前月灣村張氏一族子弟高中進士後立牌留念。
規模宏大的祠堂不僅記載了張氏一族的曆史和榮光,還有很多功能,做過私塾、做過學校、做過臨時醫院、臨時庇護所等,張氏一族的紅白喜事也會在祠堂裏舉行,張守中的升學宴也是在這裏舉行。
剛想向顧羽介紹祠堂的來曆,沒想到顧羽先開口了:“多思不如養誌,多言不如守靜,多才不如蓄德,這是晚清名臣曾國藩說過的名言,好一個蓄德堂,不知張氏先人和曾國藩有什麼淵源?”
厲害啊,現在的學霸這麼厲害嗎,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女生,還能說出蓄德的出處,張守中心裏再次提升對顧羽的佩服。
“聽老人說,晚清張氏的一位先人高中,拜在晚清重臣曾國藩門下,並得到曾國藩的多方提攜,張氏一族也得到曾國藩的照料,族人關起門一商量,就把祠堂改為蓄德堂,這蓄德堂三個字就是出自曾國藩之手。”
顧羽有些得意地說:“就猜到有關聯。”
“沒想說你知道這麼多,佩服。”張守中雙手抱拳,做了一個佩服的動作。
“如果我說知道得更多,你會不會更佩服?”
“例如?”
顧羽輕輕撥了一下前額的青絲,自信地說:“先說名字吧,你叫張守中,張是本姓,這沒什麼可說的,至於守中二字,應是出自老子道德經的天地不仁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對不對?”
“名字可以提前得知,提前翻閱一下,這個不算吧。”
華夏有學問的人,喜歡在古典中取名,張守中的名字是爺爺找鎮上最有學問的老師起的,出處也赫赫有名,找出來並不困難。
不知為什麼,剛開始顧羽給人一種藏劍匣中、溫婉如玉的印象,可此刻她有種想鋒芒畢露的感覺,張守中可不想被她壓一頭。
耶魯出來的學霸又怎麼樣,這裏可是自有己的地盤,可不能輕易讓她得逞,墜了華夏好男兒的誌氣。
“光是知道名字就讓你服,肯定不行,也顯不出本小姐的本事”說到這裏,顧羽似笑非笑地說:“剛才出門時,我問了你五個問題,還記得嗎?”
“......記得”
刷新自己人生觀的問題,不記得才怪。
顧羽板著手指說:“五個問題,你隻有在第一個和第三個問題誠實回答,其餘的都撤了謊,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