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嶽王廟冷梅解密(1 / 1)

第58章 嶽王廟冷梅解密

五月,煥發著旺盛生命力的季節。從南方飄來的雲朵帶著潮意像一片片抹布把天空擦得濕潤透亮,把地上的麥穗也擦得金黃耀眼。

黃龍崗下迎來了一批神密的客人。

他們在黃龍崗下指指點點,不時地翻看資料,又不時地校正位置,他們在校正神龜廟的位置。

他們中的首位就是美籍華人冷梅博士。跟隨她的有省文管部門的負責人,教授研究員,還有市裏的、縣裏的。更有尤明縣長、呼秋冬書記。當時冷梅博士也要崔浩參加。崔浩說:伯母,別人知道了這關係又要認為我沾你的光。就沒來。

冷梅博士對省一研究員說:《商周拾遺》這本書中,明明記載,成王遊桑野,遇武庚叛亂,神龜救之。後,築廟於黃龍崗南五十步,黃龍崗高十餘丈,有神龜廟是也。

她又說,高十餘丈就是現在的三十多米,而現在的黃龍崗隻有二十多米,這說明多次的黃水泛濫已淤積了十米左右。

他們一行考查罷神龜廟遺址,又上了黃龍崗考察成王廟遺址。成王廟隻剩下一個所謂的大殿,她拍了照。之後,又考察了黃龍崗上的先秦漢墓遺址。最後,他們合了影就走了。

一行客人走後,尤縣長給呼秋冬交待,大開發要加快速度,這位冷博士要投資修建“中華古文化博覽園”,咱們要趕在她們之前造成既成事實。

還交待,二百畝桑園要抓緊砍伐,其它大棚雜果什麼的,收罷麥就兌現,鄉裏先準備二百萬,縣裏再給你拿二百萬,這可以了吧。

呼秋冬當場表態,頭拱劈也要搞成。

他回到鄉裏,感到頭上像壓了千斤重的鉛塊一樣使他喘不過氣來。

二百萬上哪弄?群眾集資這條路行不通,上邊有明文規定,誰搞集資撤誰的職。搞清欠?因清欠差點進監獄,算了吧。放大月份?這倒是條路,可前一段已經放了一批,計生辦的同誌說,現在動員讓生都不生。前一段轟轟烈烈搞了十多天,收的錢也花光了,這可咋辦?是屙錢?是造錢?是偷錢?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呼秋冬的錢不會拿來搞開發。

眼下沒辦法,車到山前自有路,不定誰能出個啥點呢?

胡來拿著一份文件過來了,他說:縣政aa府要求各鄉三天之內召開三夏工作動員會,咱啥時開?

呼秋冬說:明天開。

“好,材料咋準備?”胡來作了難,他實在拿不下這大活。呼秋冬也知道他不是掂筆的料,就說,縣上有材料,把縣改成鄉就行了。胡來領命而去。

崔浩崔剛正行進在送伯母去省城的路上。

幾天前,他們與伯母一起把大伯的骨灰安葬到了祖墳裏,在外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人家終於葉落歸根了。了確了大伯的心願也了確了伯母的心事。伯母這次回來,確定不走了,回國定居的手續已經辦好。她說,暫時住到省城,等“中華古文化博覽園”建成就住在家鄉。崔小梅也跟伯母一塊住,她已是伯母手下的博士研究生了。

伯母說:“浩兒,你鄉那個書記是哪裏人?”

崔浩說:“是南崗鄉呼家村的。”

伯母“哦”了一聲又問:“你們縣那個縣長是哪裏人?”

崔浩答:“是河陽市人,他父親是個老幹部。”

伯母又“哦”了一聲。

車過了南崗鄉,伯母對崔剛說:“車到嶽王廟停一下。”

“伯母,那裏有熟人?”崔剛問。

“不,看看嶽王廟現在是啥模樣。”

“您來過?”兩侄兒同時問。

“是古書上有記載。”伯母讓車開到廟裏。

車到嶽王廟,先前的寺廟已不複存在,隻有幾棵老柏樹在倔強的昂首藍天,顯示著它的生命力。

崔浩扶伯母下車,伯母踉踉蹌蹌來到嶽王廟的遺址,抱了這棵柏樹又抱那一棵,抱著抱著,她就蹲在地上痛哭起來。崔浩崔剛崔小梅他們認為,老人太鍾情於中華古文化了,竟鍾情到痛哭流涕的程度。他們理解老人的心情,人老了把感情釋發一下對身體有好處。

哭夠了,老人說:“孩子們呐,我並不是那種抑製不住感情的人,有兩個原因啊,一個是寺廟被毀確實令人痛心。再一個,再一個......。”老人停下,逐個看了看他們三人,終於說出了口:“孩子們啊,您大伯也不在了,我也六七十歲了,是說的時候了。”老人哽咽起來,她哽咽著說:“在這裏......在這裏......我曾經給你們丟失了一個哥哥啊。”

說罷,崔浩他們都感到愕然,崔小梅回過神便抱住母親哭泣起來。

崔浩、崔剛也都流了淚。他們像聽神話一樣急於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可是,伯母沒有說,她隻說,慢慢你們就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