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普雷希特,你做的非常好,你為德國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攻堅武器,我們的士兵不用再冒著槍林彈雨,用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清理那些惱人的塹壕和暗堡了,再使用重炮攻擊對方陣地後,你的新式武器補充了攻破敵方防線的最後一環!”觀摩結束之後,利奧波德親王毫不吝惜的表示了對王子的讚賞。
利奧波德親王之前幹過炮兵,他堅信大炮征服、步兵占領的作戰思想。並且對科技的發展和戰爭模式的改變相當敏感。他已經比其他同行更早的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一直貫穿1戰而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在西線,這種戰線相對狹窄,但是兵力和火力集中的地區,防禦方在塹壕和碉堡的幫助下獲得了太大的優勢。甚至這種優勢在東線這種戰線較長的區域同樣適用。
而在未來德國軍隊終歸要作為進攻方的,德國資源有限,如果打不贏對手,那麼最終的結果隻能被對手活活耗死,所以今年來親王殿下一直研究的就是如何突破對方的重點防禦,進而將對方整條防線撼動!
王子多年來的從軍經驗和研究已經讓他的戰略基本成型,雖然總體思路和過去差不多,但是在操作方麵細膩了不少。
進攻時的火力準備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遠距離火炮的曲射攻擊,這些火炮在開始用於攻擊實現標定的普通目標以及對縱深進行打擊。而第二部分則是重炮部隊的直瞄攻擊。
隨著技術的發展,總有一些碉堡會修的很好,它們低矮,處於絕大部分曲射火炮的攻擊範圍之外,它們堅固,甚至能擋住210MM重炮的攻擊,它們強大,擁有大量的機槍和速射火炮,它們現在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支撐點!
所以,為了對付這些堅固的要塞,除了使用數量較少的超級攻城炮之外,就必須要用平射火炮集中起來,進行反複的打擊。比如將150MM加農炮和210MM榴彈炮拉平,然後在攻擊開始前部署到前線,進行密集的直瞄射擊!
(曆史上據說凡爾登戰役的時候,在關鍵地點,德國炮兵以每隔150米一個210MM重榴彈炮連的規模部署自己的重炮!)
隨後,精銳步兵會在直射火力和機槍的掩護下展開突破,並且力爭在對方戰線上打下幾個楔子。而遠程火炮部隊則立即轉入壓製和隔離,用彈雨壓製對方的遠程火炮,降低我方進攻部隊的壓力。而另外一方麵則用炮彈將攻擊地點進行隔離,阻止對方援軍的增援。
而最後一步自然大部隊順著突擊隊和炮火開辟的道路占領對方陣地,並且向四周擴展,當然,這裏的擴展不是向縱深穿插而是在戰線上向兩邊進行水平攻擊,力求撕開對方防線,將盡可能多的敵人殲滅在防線上。
利奧波德整個計劃已經近乎完整,但是在看到突破型坦克之前,他還欠缺一個環節,那就是用什麼樣的武器伴隨步兵前進,摧毀那些無處不在的機槍點。炮兵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不管多麼猛烈的火力,總有一些火力點和塹壕可以在猛烈的炮擊下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