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在英國人的海岸線邊上布雷,炮轟港口這些都是小意思,最致命的就是對英吉利海峽的攻擊,英國人也發現了自己的水雷似乎很不好用,而如果水雷陣的效果不咋地的話,一旦大量的潛艇和驅逐艦進去的話,那麼對於英吉利海峽中的英法船隊傷害可就太大了!
英吉利海峽可不僅僅是為給法國戰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和裝備,更重要的是,英國可以通過英吉利海峽為法國工業提供至關重要的煤炭!沒錯,你沒看錯,就是煤炭,法國也算一個歐洲大國,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失去之前,法國是有足夠的煤炭的,真以為德國人要阿爾薩斯洛林就是為了地理上的防禦以及和魯爾區形成一體這麼簡單?圖樣圖森破!
孫子是怎麼說的?因糧於敵啊!雖然法國的煤炭資源並不算算豐富,而最大,也是最好開采的煤礦在阿爾薩斯地區,這個地區的煤礦實際上屬於德國薩爾煤礦的延伸。阿爾薩斯的割讓讓法國的工業完全無法自給,阿爾薩斯洛林的鐵礦誠然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原因,徹底讓法國失去煤炭供應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這就是為何即使在俾斯麥反對的情況下,德皇依然讓法國割讓這個地區的重要原因!
從後世戴高樂的一句話中也可以看出法國的資源困境,“第一次世界大戰需要煤炭,法國缺少煤炭,第二次世界大戰需要石油,法國也沒有石油。”(大概這個意思,大家不要較真。)
法國在一戰主要有兩個工業基地,一個是位於中部的裏昂區域,這裏附近有一些小煤礦,自然可以部分滿足燃煤需要,而另外一個區域就是沿海工業基地,其中以敦刻爾克、福斯為核心,而後者是可以較為容易獲得海外煤炭的。
那麼好了,一戰中法國的煤炭從哪來?隻能從英國啊!要說用量有多大?以1917年3月到8月為例,一共有8825艘往返於英法的運輸船為法國人提供燃煤,而英國人最早的全麵護航就是從英吉利海峽開始,曆史上1916年4月就正式開始。而效果自然很好,從1917年3月到8月的時間裏,隻有14艘運煤船被擊沉......。
而現在呢,如果大艦隊依然在設得蘭群島的話,那麼在英吉利海峽的那些舊前無畏艦怎麼可能擋得住公海艦隊的強勢圍觀?也不用艦隊長時間在哪駐紮,打開一個缺口,放一群魚雷艇、潛艇和水雷進去後,就能讓英法兩國抓狂!所以,無論如何,英國艦隊必須駐紮在一個可以顧及英吉利海峽的位置上,即使無法保證對北海的封鎖也要這樣做!否則的話,在德國掛掉之前,法國人的工業先掛了......。
傑裏科作為大艦隊的司令,這一點做的很好,算是丟車保帥吧。而這樣一來,原本王子還擔心的萬一大艦隊殺回去怎麼辦的問題就徹底不存在了,而此時,希佩爾已經在北海的出口處大開殺戒,在電子幹擾和絕對優勢的戰艦技術的壓製下,希佩爾艦隊進行了一場異乎順暢的屠殺!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因為希佩爾幾乎是單艦行動,所以即使有船被擊沉了,英國人也認為是潛艇打的,而且輔助巡洋艦本來就沒啥地位......。現在南麵正在進行大戰,所以一些“不重要的情報”就先暫時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