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方麵可以在和平時期保證20萬的軍隊規模。如果各位覺得多的話,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魯普雷希特說道。
王子這句話說的可是相當有深意的,要知道,開戰前,巴伐利亞的實際兵力就超過了20萬,但是現在,巴伐利亞領土麵積擴大幾倍,卻依然保持20萬的軍隊規模?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的說辭可是相當有講究的,首先,巴伐利亞是三巨頭之一,如果巴伐利亞說出一個兵力的話,那麼在現在的情況下,就等於定下了德皇派和議會派的兵力標準,你想多?不能太多!你想少?你好意思嗎?
那麼以現在巴伐利亞軍團20萬的規模來計算的話,假設德皇和議會派也都各有20萬的部隊,那麼加上薩克森和符騰堡兩個王國的話,軍隊總量就在73萬左右了。帝國戰爭部控製下的陸軍總數就剩下了57萬左右的份額。然後就看,其它兩方是否願意接受讓帝國戰爭部控製約4成的兵力了!
如果接受的話,那麼就這樣定下來好了,而如果不接受的話,那麼王子隻能考慮提高軍隊總數了,沒錯,你沒看錯,就是提高軍隊總數!因為王子認為,帝國戰爭部控製57萬部隊是承擔一個戰略方向作戰任務的底線,不能再少了!
試想一下,如果各個邦國保持25萬的軍隊的話(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麼困難)。那麼在130萬的員額之下,帝國戰爭部的兵力就隻有42萬了,42萬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現在一個大一些的集團軍的兵力而已。帝國軍隊實際上是做為帝國的機動兵力來使用的,在遇到突發事件可以迅速調動,並在某一個戰略方向上展開的。而無論是麵對法國還是麵對削弱後的紅色巨人,42萬的機動兵力都有些捉襟見肘,西線還好說,要是東線的話,看看漫長的戰線,王子是真的不樂觀。所以,從軍事的角度來說,魯普雷希特必須保證德國機動軍團的強大!
至於說每個邦國20萬的軍隊夠不夠?如果僅僅是維持國內治安的話,那是足夠了,國內基本上用警察和憲兵就行了,新增地區可能會要點軍隊,但是肯定不用多少重裝備。
而且不要忘了,魯普雷希特除了擁有巴伐利亞軍團之外,依然擁有波西米亞軍團的指揮權,到目前位置,奧皇沒有收回波西米亞軍團的指揮授權,估計以後也不會收了,而德國內部各派也出於各種原因無視了這一點,所以,在遇上突發情況的時候,王子還有另外一個軍團可以調動,所以一點也不擔心巴伐利亞兵力不夠的事情。
“20萬軍隊嗎?這個可以接受。”艾伯特首先表示了對這個標準的支持。因為做為一名政客,他天生就對軍隊規模有些敏感。他不願意讓軍隊權利和規模過大,尤其是在己方幾乎沒有優秀的軍事體係的時候。
“20萬是不是太少點了?我們的國土麵積增加的太多了,新增地區有不少不穩定因素,這個數量甚至不及之前普魯士軍團數量的4成。”巴登大公說道。
“那麼大公閣下認為應該保有多少軍隊?”魯普雷希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