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穿回過去(3 / 3)

南派的誕生就是當時一群導演為了反對北派的影視壟斷所產生的,按照當時的說法就是,這些野路子導演要打倒那些導二代

他們最初很多是給北派那些導演做攝影,做副導的,還有很多從電影學院畢業後去拍三流網大電影的。

他們沒有背景也沒有體係的支持,後來這群人在南方一個房地產公司老板的投資下拍了個小成本的電影。

就是這部天才般的喜劇電影,以極低的成本狂攬票房,成為了華語電影票房史上的一大奇跡。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各大影視學院分析的教科書。

讓華國第一次看到了這群有才華的獨立電影人,也因為這部電影,這群人成立了鼎鼎大名的佳城影視公司。

以小成本電影發家,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可以和北派抗衡的南派,奇思妙想的點子,和獨特的電影語言結合,也有很多人也叫他們新電影派。

開始也沒有什麼大恩怨,這樣區分最大的原因就是電影的風格不一樣。隻是後來隨著不斷的發展,南派崛起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資源鬥爭。

雖然明麵上沒有到劍拔弩張的態勢,但是確實是小摩擦不斷。

也因為這些年南北派沒有搞真正的對立,所以對於競爭的問題,上麵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關於她被封殺的事情,網上幾個八卦號都整理了完整的事件脈絡圖,她本人看到也要說一句牛的程度。

其實事情很簡單,當年她年輕氣盛,北派的導演搶了她的項目,最後還暗箱操作搶了她的獎,更在頒獎禮上大放厥詞。

她也就直接在采訪中回懟,最後矛盾到無法調和,是因為揍了北派核心導演的二代。

她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尤其是在片場,兩家劇組就在隔壁拍戲,誰也不服誰,因為一些小事經常會吵起來。

可惜那位二代不知道,鍾情是個不好惹的。在他搶了場地,還敢對她動手動腳的時候,鍾情提起拳頭就揍上去。

一個熱愛野外探險,常年在劇組抗器材的鍾導,一拳下去,二代半天沒爬起來。

在大庭廣眾之下,二代丟了麵子,鍾情就這樣被北派的資本封殺了。

當時也南派的導演來拉攏她,她當時就是憋著一口氣,自己搞了個項目。

後來在她消氣之後,倒是和北派的表麵關係還算過得。

至於那些八卦號經常腦補些恩怨情仇,每次出電影的時候都要把這個事情拿出來炒一波,開始她還會澄清,到後來就聽之任之了

有的時候,還能給新電影帶一波免費的熱度,摳搜的鍾導表示何樂而不為呢?

在2070年的娛樂圈可不比現在,八卦號寫新聞都是要負責的,就算要藝術加工,也是會把握尺度,稍有不慎就會惹來官司,甚至會吊銷執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算炒作也會把握好度。就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媒體和影視行業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到了60年代,全息影像和ai技術完善,電影圈也出現了一批鼓吹新技術的導演,他們追求視覺上的刺激,高能的場景,加上逼真的體驗感成為了新一代的爆米花電影。

新技術加上一個好導演編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割了一大波票房。

市場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觀眾的接納,讓很大一批導演走上了全息影像和用ai演員,以最短的時間打造一部電影。

開始這還是一個小眾的類型,哪怕高昂的票價,但是隻要出片,就能收到市場的追捧。

對於已經達到共同富裕的華國人來說,高昂的票價還算負擔的起,每每這種新技術電影上市,都是場場爆滿

這種泡沫經濟也沒有維持多久,在技術革新和各大公司紮堆的投資下,成本很快就降下來了

新科技電影雖然一直賺錢的,在圈子的名聲卻一直不好。很多人認為這種電影形式違背了電影人的初衷。

她倒是挺喜歡這種新電影的,可惜還沒有機會嚐試就來到了另一個時代。

在2070年,能上院線播放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在每年激烈的院線競爭中拿到好成績的導演更是屈指可數,而鍾情就是其中一個。

這些年圈子裏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她不喜歡抱團,也不接受任何資本對她的電影的指點,一個幾近於□□的片場□□者。

她喜歡談戀愛,前男友可以組個足球隊。用她的話來說,愛情是創作的養分,他們都是為藝術獻身的人。

她不喜歡曝光,除了電影上映幾乎找不到她的影子。她脾氣很大,尤其是在片場,和她合作的演員對她也是又愛又恨。

“雖然私德有問題,但她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導演之一”

“她會成為影史開宗立派的人物”

2010年啊,華語電影走下坡路一年,在這一年有些人想效仿荷裏活,打造亞洲的電影工廠。

但是導演的能力,劇本的質量和資本的循環都沒有跟上,那十幾年的華國影視幾乎是停滯不前,很多導演都陷入了無效拍片的怪圈。

在這一年資本看中了娛樂圈這塊肥肉,每個人都想上來撕咬一口,也正式開始了流量為王的時代。

加上周圍幾個國家的虎視眈眈,幾乎人人都想投入這片虛幻的紅海之中。

在各種紛雜的勢力交織在的娛樂圈,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壞的一年

而她要在這個時代成為華語最好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