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綱之後的周弘琛恨不得現在就看到全片“你想拍這個?這個可賣不到多少錢。”
“所以我才來找你啊!我的老主顧"”沈舒窈從幹飯模式切換到正勁模式。
“看這個程度,收回本都難”周弘琛皺了皺眉頭也陷入了思考。
從劇本上來看就是太過於壓抑,就像沉入水中周圍看不到光亮,胸口被擠壓著透不過氣。
他知道以她的手段最後拍出來的效果,窒息感絕對是現在的百倍,想要拚命抓住什麼,最後卻是一場空。
而且其中對於一些敏感問題的批判,他都覺得她太敢寫了,這種一看就是衝獎之作,有可能院線都上不了。
真的是個大麻煩!
沈舒窈看他一臉肉痛的樣子就覺得好笑,一點也不慣著“你不要我找別人去,上次湯導還說給我介紹投資商!”
“我投,不過打個商量,多簽幾部電影給我們公司”作為一個商人周弘琛無時不刻都在尋求利益最大化,不愧是資本家,這幅嘴臉看起來怎麼就這麼欠揍呢!
沈舒窈伸出一根手指示意再多簽一部,然後一口吃掉最後一塊叉燒肉。
和周弘琛掰扯好一陣子才定下一部,他說會虧沈舒窈是一個字都不信的,這種題材在國內票房不高,但是架不住隔壁霓虹喜歡這種調調的電影。
上輩子她就做過這種事情,她也不知道為什麼隔壁那麼喜歡這種又長又悲,且帶著一絲無聊的電影。
她在談之前還特意查了星程之前出品的電影,有好幾部就在霓虹上映過,證明姓周的在那邊也是有點人脈的。
就算是拍出來也不會虧本,她答應再簽一部給周弘琛完全是為了還他個人情,他是真心誠意給她介紹資源,帶她入圈
對於一個新人導演來說,這種比投資要貴重多了。
休息了好一陣的沈舒窈每天的生活就是更新一下小說,再出去找個店吃飯,和老板聊聊天,晚上再去廣場和大媽跳跳舞。
這是獨屬於沈舒窈的方式,除了讀書,生活才是電影的養分。
一部電影是在傳達導演的內心世界,是生活的具像化。
如果隻是高坐明堂漸漸地創造力會枯竭,隻有真正去生活的人才能懂電影。
與此同時沈舒窈製造的這場風暴開始席卷全國,在各大影院《追逃》到拍片率越來愈高,就算是深夜檔也有不少人看。
得益於假期,很多學生和上班族有時間娛樂,而這個電影在沈舒窈剪的時候就考慮到了。
電影看起來很窮,90年代風格的小縣城,一個個說這帶方言的普通話,一群人為了20萬你追我逃的故事。
故事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真實有血有肉,幾分鍾就要抖一次包袱,也在告訴觀眾,這隻是一個電影,是虛構的故事。
這種鄉鎮題材的黑色幽默才是這個時代人們感觸最深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曾經生活或者現在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電影裏的有些情節也許就切切實實地發生在周圍。
最令人驚喜的是莫姿妍飾演的陳娟,早期的風情萬種,對於胖老板的阿諛奉承,對民工的諷刺,都讓人恨的牙癢癢
直到情節的不斷推進,觀眾才真正了解陳娟隻是一個長得漂亮,卻無反抗之力的弱女子,尤其是在被父親賣掉的那瞬間
眼神中複雜的情感,看得觀眾揪起心來,為這個可憐姑娘的未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