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第7章(1 / 2)

網上關於《追逃》的討論也是熱火朝天,最後那筆錢的去向,陳娟到底有沒有愛過劉誠,也是眾說紛紜。

《追逃》無疑是五一檔討論度最高的電影,實實在在的票房黑馬。周弘琛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年底的財報要好看得多了。

網絡上關乎作品的各種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是知道導演是一個學文學的大學畢業生之後,各種陰謀論開始鋪開了,其中還有幾家落井下石發黑通稿的。

在星程這邊放出幕後的花絮和發了幾封律師函之後情況才稍微好一點。上次在現場砸場子的記者,周弘琛也查出來了,是星壹後花園的晨陽日報的記者。

而作為風暴中心的大boss沈導卻首映會之後就消失在公共場所,拒絕了一切采訪。

作為一個演員要保持神秘感,導演也應該是這樣,尤其現在外界都對她好奇的時候,這種捕風捉影的黑料就算是澄清。

很多人隻追相信他們想看到的事情,這些手段也不過是那些公司害怕沈舒窈來搶他們的蛋糕罷了。

演員獲得的收益也是滿滿的,劇組很大一部份的演員都是影視城跑龍套的,要不然就是臨時從劇團直接拉過來的。

這些人在電影火了之後都拿到了不錯的影視邀約,最火的大概就是兩位主角,尤其是莫姿妍。

媒體發的通稿都稱其為天降紫微星,就連演技平平的路祁,現在出門都會被認出來,還擁有的一大票粉絲。

沈舒窈已經開始準備第二部電影的劇本,沒幾天就接到了周弘琛的電話,通知她之前送康城電影節的短片有消息了,獲獎的機會很大

每年的5月是康城最舒適的時候,也是群星閃耀的時刻,全世界的電影人都聚集於此。

歐洲的三大電影節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不想其他的獎項一樣帶有明顯的地域和政治傾向。

要知道作為三大之一的康城電影節,它是電影人的狂歡,對於一部電影的藝術性最佳的認可地。

還在宣傳期的沈舒窈就帶著莫姿妍和老劉趕赴康城,聽上次湯導的話,她的短片很有機會拿下最佳短片獎。

作為女主角的莫姿妍陪他一起,本來她在周弘琛和莫姿妍之間抉擇,但是國內電影的事情還離不開他。

短片的名字叫《喪葬》,圍繞著女孩曉娟爺爺的葬禮展開的,小娟是村裏唯一的大學生,畢業後就在城裏安了家。

因為爺爺的去世回到小村參加葬禮,以小娟的視角看整個農村的人性和人情,一場葬禮上的眾生百態,對於生於死的思考在短短的18分鍾裏展現地淋漓盡致。

開篇就是嗩呐吹的《百鳥朝鳳》和滿目的黃土,小村的喜喪和新生都都會請人吹上一首《百鳥朝鳳》這是小村的習俗。

嗩呐的聲嘶力竭就像是死亡的悲涼,同時他的高昂嘹亮也是這片黃土地生命力的象征。

在香霧繚繞和道士低吟的超度經中給爺爺上了香,母親和小姑在棺材前哭喪,父親在後廚準備宴席的飯菜。

堂屋逼仄而壓抑,被香灰嗆得流眼淚的小娟去到了前屋,村裏的人聚在一起,台上咿咿呀呀唱著小娟聽不懂的戲劇。

中年人聚在一起談論著村裏發生的事,老年人打著拍著和著台上的調,小孩不懂發生了什麼,你追著我,我追著你,在吵吵鬧鬧

小娟想將父母都接到城裏,而生活在這個村子半輩子的父母卻不願意走,他們生在村子,最後也會要死在村子。

而重新遇到之前喜歡過的人就是整個短片的高潮,十年未見的兩人,一個已經是城裏時髦的大學生,一個確實村裏的高齡單身莊稼漢。

幾場無聲的交鋒中,將影片的氣氛推至頂峰,而很快這些就像流星一樣瞬間墜落。

短片從小娟回村,參加葬禮,和父母爭吵,葬禮結束,到小娟離開,最後一幕便是小娟離開的背影,身後的村子又響起了《百鳥朝鳳》的嗩呐聲。

小娟已經分不清那是出生還是死亡了。

沈舒窈幾乎是以炫技的手法完成的,就連湯梁偉這種這種導演都不得不承認,沈舒窈真的是個天才。

人家都說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絕對是藝術片,這種片子最能看出導演的能力,也是最容易拿獎的片子。

上輩子沈舒窈還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拍了無數這種低成本低小短片,後世的小短片和現在的可不是一回事。

科技的發展和拍攝知識的廣泛傳播,讓短片拍攝的門檻變得更低,加上一些平台的扶持,讓個人拍攝的短片更像是最初製作的網劇,製作流程和分賬方式也很像現在的電視劇。

有些18線明星也會通過平台找拍攝的工作,一個業餘導演加上一群18線明星就可以拍攝一部短片。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屬於影視劇,卻是很多電影導演邁進專業圈的第一步。

沈舒窈當年就是這樣賺生活費的,所以她剛剛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很多業內導演都看不起她,覺得她就是個野路子。

有時真的不知道電影人所強調的逼格到底是什麼?沈舒瑤一直覺得賺錢這事不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