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小也不是多討厭蘇晴,她和她之間的不愉快也不過是從她住到敦親王府之後才開始的,可是...怎麼說呢,顧小小心底最深處還是有一種被蘇晴搶走了什麼東西的感覺。
她不覺得這是喜歡奕琮的意思,隻是不喜歡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罷了,就像她不喜歡別人穿她的衣服一樣。
嘴上說不在乎是因為清楚奕琮不可能隻有她一個女人,但是心裏還是會有芥蒂,何況,蘇晴還是蘇九辰的妹妹。
凡是跟蘇九辰沾邊兒的她都討厭。
戲台上正演到精彩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隻有顧小小想聽天書一樣百無聊賴,她跟婉貞打了個招呼就站起身準備去附近轉一轉。
她走出沒多遠
匡夫人也起身離席跟了過去。
顧小小知道她跟在自己身後所以故意往稍微偏僻的地方走,走到一處涼亭之後坐下等著,過了一會兒匡夫人果然也走了進來。
顧小小笑著說道:“匡夫人也是來尋清淨的麼?”
匡夫人行禮之後說道:“我是特意來尋福晉的。”
“哦?可是有事?”
“是,我家大人的事。”
顧小小謙和的笑著說道:“匡夫人坐下說吧。”
匡夫人坐下來卻好半天也沒有開口,顧小小也不催她,反正她也沒什麼急事兒,出來就是躲清閑的,這會兒坐在這兒吹吹風正好理理思緒。
匡源是道光年進士,聽說他十三歲就考中了秀才。
這會兒的秀才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考中秀才有多難呢?
古代知識普及率是極低的,現在說窮不過三代,但是在這個時候窮十代的都不在少數。
因為車馬太慢了,普通農民可能一輩子連小縣城都沒出去過,最大活動範圍也就是周圍幾個村,附近十裏八鄉有一個能認識幾百字的人都算是文化人了,所以獲取知識的渠道太窄。
想要家裏出一個學子需要家裏多少有點兒底子,培養一個學子就意味著家裏要失去一個勞動力,這年頭兒農民手裏有點兒銅板用來買米果腹尚且費勁更別說給孩子買書入私塾了,全是錢,沒錢根本讀不起書。
所以貧農讀書的可能性極低極低,現實是這個社會大多數都是貧農,剩下少數有機會讀書的普通人想要加入統治階級預備隊首先要考一個“童生”資格證。
有的人考到五六十歲還沒考下這個資格證的大有人在。
做了童生就可以考秀才了。
首先要經過三場考試,縣裏考一次,府裏考一次,省裏考一次,俗稱小三元。
這從縣到府再到省,這一路的食宿加路費就得一戶農家差不多一兩年的口糧。
所以神話鬼怪故事裏那些窮書生為了趕考路費對公主,千金小姐甚至女妖怪輕許終身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現實題材。
匡源十三歲就考中秀才,不消說在古代,就是放在現代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