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危險的關係,史雷音進入了更徹底的樹屋宅男生活。
隻通過虛擬連接設備來確認SCV拆卸飛船和建設補給站的過程。
對於SCV超過一周的時間都沒完成補給站建造這一點,史雷音倒是沒什麼意外。
因為最初在建設補給站的時候,史雷音就注意到建造時間是未知。因為材料需要通過分解飛船獲得,因此時間無法確定也是預料之中。
而在看到補給站最初的地基之後,史雷音也就知道沒個十天半個月的時間,這個補給站根本造不起來。
和遊戲中那個隻有兩格占地(一代)的補給站,在現實之中至少超過了五百平方米,就算是稱為是小型基地都沒問題了。
史雷音甚至有點擔心飛船的資源夠不夠建造出補給站來,畢竟整艘飛船也就兩百四十三米,還是中空的。
不過,顯然SCV並不是單純的使用飛船資源來製造補給站,而是把飛船的金屬部分作為主要的骨架結構,就地采集泥土和岩石製作出類似水泥的東西來填補補給站中例如內部牆體之類的不需要太高強度的部分。史雷音甚至還看到SCV去附近砍伐樹木來製作內部的地板和樓梯。
在渡過了封閉的二周時間之後,史雷音終於也收到了SCV補給站建造完成的信息。可惜,沒有駕駛員的關係,史雷音並沒有聽到那句經典的just finish。隻有AI直接在虛擬連接設備中彈出來的完成提示窗口。
史雷音沒有急著去看建造完成的補給站內部情況。因為飛船被拆除的關係,史雷音其實可以從樹屋的窗口看到補給站的外形。最後的幾天時間內,補給站的外觀基本已經完成了建造。
外觀和遊戲中有著七八分的相似,整體約三層樓那麼高。最上層是熟悉的大風扇結構,前兩天剛完成時還處於未運作狀態,但現在已經開始緩緩轉動,白色的氣體也從其中緩緩升起,也不知道是內部的熱量呢還是其他什麼改造周圍空氣質量的氣體。
補給站的整體外形還是一如既往的長方體盒子狀,除了頂端的風扇結構外,史雷音也看到了類似雷達鍋的東西。這並不是一代補給站上擁有的東西,而是二代那種可升降的補給站上的功能建築。雖然在遊戲中,這也就是個裝飾品,但史雷音相信,在現實中,這個雷達鍋絕對是有足夠重要的功能的。
除了這個多出來的雷達鍋之外,史雷音還在補給站旁邊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東西——一個科技實驗室掛件。
“補給站掛掛件,說出去絕對被人叫做雲玩家或者韓宗”史雷音吐槽了一下,然後再次確認了,那是一個科技實驗室掛件。而且還是不是普通的那種,而是遊戲中被稱為戰役黑科技之一的量產科技掛件。就是整體綠色能夠雙倍生產科技兵種也能研發兵種科技的那玩意。
這裏連接在補給站上的科技掛件並非是遊戲中那種明亮的綠色,而是和補給站一樣外形處於灰色和銀色之間,應該是由於建造時使用的材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