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探索周邊(1 / 2)

補給站中的房間是直接使用了作為貨物的飛船艙室改造而來。也因此讓史雷音有了一種回到家中的感覺。

於是有了新居的史雷音無所事事的在房間裏吃了睡睡了吃,足足一周之後,才想起來要找些事來做。

而當史雷音打開虛擬連接係統,連接上SCV的全視角觀測器之後,才發現,周圍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因為史雷音偷懶的緣故,SCV的車載AI就處於一個自動運作的狀態。而運作依仗的指令則是史雷音最後列入的,確保補給站周邊以及和樹屋的通路安全。

在沒有史雷音下達新的命令之前,SCV就按照這個既定命令進行了強化再強化的運作。

於是,史雷音就看到了一個以補給站為中心,差點被武裝成要塞的防禦工事。

之前的籬笆已經達到了三米的高度,足以稱的上是圍牆了。木樁之間的縫隙不僅綁上了荊棘,還使用了電網。AI還很陰險的把電網的鐵絲隱藏在荊棘和灌木葉之下,完全沒有一點執行機器人三大定律的想法。

木圍牆的上方每隔十米左右一架設著一台小型的崗哨守衛——這是標準崗哨守衛的縮減版,隻有一根小口徑槍管。並且彈倉是和附近數台同類型崗哨守衛共用的。同時也沒有哨兵係統,攻擊觸發由擁有哨兵係統的標準版崗哨守衛控製,算是崗哨守衛的輔助守備和火力增強。

縮減版的崗哨守衛數量是170架而標準版的崗哨守衛數量也增加到了17架,平均下來每台擁有十架輔助火力。不過根據AI的射擊,每台標準崗哨守衛的控製範圍內都有超過20架的縮減版,在AI副官的協助下,能做到隨機調配各自的輔助火力,達到火力最大化使用——雖然至今為止所有的情況都隻是模擬演練。

如果說隻增加了這些崗哨守衛,史雷音也不會太驚訝,畢竟崗哨守衛的製作速度還挺快的,一周下來有那麼多數量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通過AR係統標記出來的,從荊棘圍牆開始,一直遍布到周圍五百米內的大量地雷就很可怕了。

這種地雷的外形很接近遊戲中禿鷲戰車上配置的那種蜘蛛雷,不過AR標記的注釋中寫著,這些並非是那種會追蹤對象後爆炸的蜘蛛雷,而是擁有同外形的閹割版本。

這種地雷埋入地下後無法起身移動,爆炸威力也遠小於蜘蛛雷。但勝在安全性極高,絕對不會誤傷自家單位。同時埋入地下後的隱蔽性也更高,蟲族的眼蟲和星靈的偵測器都需要靠近之後才能檢測到其存在

自從擊斃了那頭大型爬蟲類之後,補給站周邊別說威脅了,連稍大一點的生物都沒出現過。而且迄今為止,史雷音還沒有見到過大型的食植生物出現。

這有些不符合常理,那幾頭大型爬蟲類會打算襲擊SCV肯定是因為它們的食譜上曾經出現過接近SCV這種個頭超過五米的大型捕食對象。否則但凡沒有被逼到極限的情況係,肉食動物不會選擇貿然襲擊體型超過自己數倍的對象。

另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則是,大型植食類生物通常智力比較低下,如果說是被飛船墜落時的動靜以及火焰驚嚇到,現在也已經過去近一個月的時間,無論是遷徙而來的,還是原本居住於此的多少都應該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