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海中,把無人機的控製權還給副官。史雷音開始確認副官改動後的基地車圖紙
說是圖紙,實際上是一個3D全息建模。
從外觀來看,前端有點像航天飛機。整體外殼結構形成一個流線體。前端如同航天飛機一般的呈柔和的圓弧。從距離最前端約摸整體三分之一開始基地車的寬度緩緩加大。較細的前三分之一寬度約為一百五十米,中間逐漸增加到了二百。從二分之一處開始增加到最寬的三百米。從上方俯瞰的話,有一點像是橫倒的酒瓶子。
基地車的外形也是由副官重新修正過的,最初史雷音看到的情況更像是一輛巨型的卡車。但副官表示這樣的形狀其實並不適合在那些有大型風暴的星球上行駛,而且也會增加在水中的阻力,於是就改成了現在這個形狀。
基地車的下方依舊和移動采礦廠相同,由履帶和機械足的複合移動裝置構成。不過因為基地車巨大的體型,履帶才是真正用於移動的部分。而機械足更多的是用於某些情況下輔助履帶進行爬坡以及清理履帶使用,畢竟即便是星際爭霸世界的科技也沒有強悍到能讓機械足撐起1500米長的巨型車身的程度。或許星靈一族的巨象科技可以做的到,但還是那句話,缺少必要的材料。
在履帶方麵,基地車使用的是八條大小不同的履帶組合起來的結構。由四條大型的主履帶位於車身正下方作為支撐基地重量以及主移動動力,四條小型履帶位於車頭負責控製轉向和輔助。
主履帶高五米,寬度達到五十五米,長度則是1100米。以現在的金屬提取速度,光是這一條履帶就能消耗掉史雷音三年的金屬儲備。
看到這裏,史雷音也就沒興趣繼續看下去了。一條履帶要花三年的時間,四條十二年。不說基地車本身,光是底盤履帶加起來就要近二十年的時間來建造,這基地車要來何用?
就在史雷音大聲呼叫副官,準備臭罵這個AI一頓的時候,副官十分機智的給史雷音傳來一副畫麵,或者說是一個情報。
畫麵中是一個類似峽穀的地區,從外觀來看,應該是處於這座火山的另一麵。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峽穀中史雷音看到了大片藍色的晶體狀物體。
那種晶體狀物體十分的眼熟,可以說,史雷音幾乎每天都希望能在這個星球上找到這些東西。
“副官,確認過那些東西了嗎?是那個嗎?”史雷音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如果真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東西,那自己就發達了,什麼二十年建造一個底盤,有那些,兩個星期我就給你造出行星指揮中心來。
“全自動探礦車已經采集了樣本返回中,初步分析和高能晶體礦性質相似,具體結論需要獲取樣本之後才能確定”副官的聲音不緊不慢,不過史雷音聽起來,總覺得副官有一些得意。
“你的新芯片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