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式的無人機不僅在靈活性上遠超人類使用的無人機,而且在靜音上也比史雷音改造過的那種旋翼式的無人機更好,機械噪音幾乎相當於手持小電扇。不過進入攻擊模式後,靜音效果會顯著下降。
無人機的反重力裝置是零研究擴大星靈一族大型反重力裝置的副產品。增大反重力裝置需要利用到水晶能源,縮小卻不用,微型的核能電池足以提供大量的能源,同時還能夠為無人攻擊機的主武器充能。
微型核能電池是零改進了多功能自動工廠之後才能夠生產的產品之前製造這個必須讓史雷音那台SCV花費大量時間以及物資來製作在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上十分的低下。
而改進之後的3D打印設施配合一個專門的組裝機械臂就能夠快速的完成這種微型的聚變電池。
電池的大小隻有一根士力架那麼大,卻足以為無人機上的三百萬瓦的高能激光炮供能。這種激光炮是幽靈戰機上的對地激光炮組的簡化版,威力和射程都要弱一些。不過別看幽靈戰機在遊戲中對地傷害那麼可憐,實際上這種高能激光炮可以輕易的擊穿十米厚度的凝固熔岩,就算是用來修建基地的合金,常時間照射下也能夠造成一定的損傷。對當下而言,唯一的缺陷就是和大部分激光武器一,會受到煙塵,水汽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基本失去殺傷力。
無人機上的激光炮隻有一組,但聚變電池卻安裝了四根。除了一根用以提供激光炮組,一根用來提供動力係統,一根作為備用之外。剩下的還有一根則是用來為無人機提供一層類似星靈離子護盾的能量護盾。
這種護盾的形態取自於星靈一族特有的靈能護盾,但卻是利用泰倫科技實現。這倒不是零開發出來的技術,而是源於莫比斯基金會這個星際爭霸世界中黑科技最多的勢力。
雖然這種護盾相對於星靈一族的護盾要劣質許多,一旦被擊破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充能才可以重新使用,遇到大質量攻擊會被穿透等等問題,但在史雷音現在的這個星球上,卻已足夠。至少火山噴發飛射出來的岩石碎屑之類的是無法傷害到護盾內部的。
值得一提的是,零原本是打算直接使用泰倫人族的矩陣防禦護盾的,但因為那個能耗同樣不低,且釋放後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而放棄了。
最後,零還給無人機加上了變形結構。雖然可變結構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無人機的機體強度,但在主要依靠護盾作為防禦手段的情況下,一點結構強度的犧牲換來的卻是無人機可以收起外部大部分的飛行翼,將自身麵積減小到原本的三分之一。既可以減少放置時占據的空間,又能夠在最初發射時獲得一個極高的加速度。
無人機因為全部要交由赫斯蒂操控的關係,因此她不僅對無人機了解較多,也參與了一部分的設計。
赫斯蒂解釋道,無人機的這種設計主要用途其實並非在星球大氣圈內的戰鬥使用,而是用以像星靈航母上的無人機那樣利於宇宙空間使用的。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無人機可以在母艦上獲得一個極高的發射速度,以此減少能量消耗。而且更小的體積也便於在航母上放置數量更多的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