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雷音派出的偵查機器人是使用之前的無人偵察機改造的。因為是無重力的太空環境,選擇的並非是那種內置螺旋槳的無人機,而模擬鳳凰戰機的那種無人機則是因為體型較大,不適合在遍布管道的引擎部和工廠內部移動而被否決。
因此,最終使用的是一種長度不到一米,寬度在四十厘米左右,外形酷似鯊魚的新造型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原本是泰倫人族在水下環境使用的無人機。經過蓋雅的改造之後,在無人機的前後左右加裝了兩大六小一共八個噴射口用來控製無人機的移動,噴射口可以進行有限的角度變化幫助無人機進行上下方向的移動。
無人機的頭部攝像機在原有的功能基礎下,增加了動態捕捉,X光透視和多重光波探測裝置。加上無人機原本的聲納以及光學采集功能,足以確保無人機能夠偵查到目標位置的生物情況。
而無人機的機身內部被安裝了一副機械肢,用來采集樣本。機械肢上配備了和SCV同款的小型化激光鑽頭,以及小型合金爪,相當於一個微型的SCV采集機器人。
此外,無人機中還放置了一個小型的爆炸裝置,起爆裝置連接著無人機內部的絕大部分空間,一旦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內部空間在完好的情況下和爆炸裝置斷開聯係,那麼爆炸裝置就會立刻起爆,確保不會因為無人機被未知生物侵蝕,在回收時發生意外。
這樣的無人機一共被製造了六個,分成兩隊分別探索引擎部和工廠部。控製則依舊交給芙蘭處理。
雖然芙蘭忙著和零一起研究她們現實身體的問題,但探索未知生物還是可以引起一些她的興趣,連帶著零也要了一個無人機的控製權限。
有著零帶頭,結果六架無人機變成了每人控製一架,連帶史雷音和史旺都分了一架。不過比起操縱無人機探險,史旺更多的興趣在於這艘巨型的人類飛船上。而史雷音則是對自己的操縱技術沒啥信心,最終是三姐妹每人一架無人機隨意探索。史雷音則是指揮蓋雅控製著剩餘的三架無人機優先去探索引擎部的生體反應。
三架無人機,一前兩後的排成一個品字型直接從飛船引擎部附近的開口進入了飛船的內部。
而三姐妹控製的無人機則是選擇先在圍著飛船繞上一圈,於是,史雷音也趁著蓋雅控製的無人機前進的空隙,查看了一下其餘三架無人機傳來的飛船外部影像。
這艘飛船的船身基本沒有太多的損傷,但有不少明顯是在太空環境下進行過修補的跡象。顯然這艘飛船在遇難前已經服役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飛船上有多個標誌性塗裝,從數據庫上史雷音可以得知這是進入星區前地球聯邦的標誌,說明這艘船應該是地球聯邦最早期獲得太空探索能力之後製造出來的太空探索船。
赫斯蒂的無人機是直接飛向飛船前部斷開的位置的,而從傳回的景象來看,赫斯蒂卻告訴史雷音飛船的前部可能並非是因為遭遇了事故而斷開,很可能是駕駛飛船的人類主動進行的逃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