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人,一接到杜若的資料就開始查了。除了最基本的信息,連一些非正規的小道消息也給查了出來。即使警方做家底調查也沒他們做得那麼詳細。
杜若拿到資料看了看,這個人就是本村的一個居民。原本這裏就是一片漁村。後來因為改製,取消了捕魚。但是這是這一代人生存的技能,他們除了捕魚,也沒有別的生存技能了。所以這人雖然不能捕魚,但是靠著對海產的了解,在菜市場開了一個魚攤,也算是找到了一個生存的依托。
家裏呢,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一個在上小學,一個在上中學。兩個孩子正是求知若渴的年紀,再加上學校要求,再加上自己離水族館近,於是就趁著開業打折辦了年卡。
既然有了年卡,那這人就可以每天沒事的時候過來看看,反正家裏離這裏也就3公裏,走走也不累,騎車最多也不超過10分鍾。對他來說,逛水族館就像是逛公園那麼簡單。就算看厭煩了,夏天來吹吹冷空調,冬天來蹭蹭熱空調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不像其他人,來了兩三個小時就走了,根本不會逗留一天。
根據這個人的關係網,杜若看到,這個人確實和當年某個搬遷的人是親戚關係。但是呢,杜若在這層關係網裏並沒有看到什麼很強的關聯性。第一,這個人和那個搬遷戶並不是很親的關係,最多也就是同姓族人而已。第二,和這人有關係的那個搬遷戶是挺早一批搬遷的人。這批人搬得早,也沒有和拆遷辦產生過什麼矛盾。直接談好了價格直接拿錢走人。雙方可以說沒有任何矛盾。不像後麵一些釘子戶。杜若隻有在清理後麵那些釘子戶的時候,才動用了“非常”手段。照理來說,這一批人是不會跟水族館有仇的。
但是,擺放□□這件事是事實。而且他的監控已經確確實實地拍下了這個過程。雖然監控的清晰度低,可能存在細節的辨認誤差。但是行為和整體印象是不會錯的,100就是這個人。
杜若給保安部偷偷下了命令,如果這個人再來,就跟緊了他。就算是造成一點“摩擦”和“誤會”也無所謂!
然而,接下來幾天,這個人就像是知道了杜若有了“埋伏”似的,又接連好幾天不來了。
這讓杜若感覺越發地不爽!杜若覺得,這個人就像是在鬥蛐蛐一樣逗弄自己。撩撥一下,等待著自己發力,但是撩撥了幾下,卻又不動了,讓人摸不著頭腦。
正當杜若放下戒心,將警備等級恢複到正常狀態的時候,突然間水族館裏又發生了情況!
清潔班組的人上報,說是水族館的排水管道發生了擁堵。導致汙水倒灌,水族館裏臭氣熏天!
杜若氣憤地直接把電話摔在了地上!他堂堂一個董事長,竟然要為了這種事情束手束腳,還不得不去現場看一下。原本他此時應該在各種晚會或會議之間出席,用自己的口才和魅力說服那些有錢的大佬,把他們口袋裏的錢掏出來借給自己用用。如今卻因為這種“小事”,自己不得不被困在水族館裏坐鎮,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