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好萊塢,導演也是分段位的。
像克裏斯托弗·諾蘭、詹姆斯·卡梅隆這種是最高級的。曾經一戰封神,此後戰戰超神。
他們的名字,可以直接寫入海報,成為影迷進入影院的理由;
而像喬治·盧卡斯、彼得·傑克遜這樣的,屬於曾經締造過神話,從此一招鮮吃遍天。
他們的電影,即便過了很多年,仍有大批死忠粉在年複一年的反複刷,並且不斷為各種周邊產品買單;
還有一種是像邁克爾·貝那樣的,曾經才華橫溢,後來水平跳崖式下跌,最後索性破罐子破摔。
他的電影,每一部都是在戳粉絲的心,直到真愛粉全變成了黑粉……
………………
當然,《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呂克·貝鬆,不屬於以上任何一類段位。
他曾經打到了最強王者,但是守不住,掉到了鉑金。
但他不甘心,仍在以王者的標準硬逼自己。
所以,呂克·貝鬆是那種很努力在晉級,可就是差了那麼一口氣的遺憾型選手。
………………
即使是這樣,呂克·貝鬆也是被譽為“法國斯皮爾伯格”的法國頂級商業片大導演。
整個歐洲電影圈的異數:他崇尚節奏明快的美式動作片,其間寫滿了任性和顛覆,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曾經名不見經傳歐羅巴影業一舉成名。
相比之下,東尼木木和小路穀秀樹實在太嫩了,等於是要蒙古海軍去偷襲珍珠港,實在強人所難。
………………
1983年,呂克·貝鬆指導拍攝了他的處女作《最後決戰》,一戰成名,斬獲1983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也正因如此,他一度被奉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開路先鋒。
東尼木木的出道履曆,絲毫不遜色於呂克·貝鬆。而且,在商業片領域,甚至碾壓呂克·貝鬆。
1970年,東京電視台助理導演,東尼木木拍攝的處女作《午夜凶鈴》開創偽紀錄片電影先河。
35萬日元小成本電影,獲得本邦映畫年度票房第二,4億5000萬的成績。海外收益50億日元,8700倍投資回報。
這絕對是載入電影史冊的,小成本商業電影成功案例。
但是,中間多少水分,東尼木木和更木劍八都很清楚。
江郎才盡,旋起旋滅,轉瞬即逝的電影人,在娛樂圈這個大舞台,實在太多了。
當年拍攝《女巫布萊爾》那幾個年輕人,在創造了小成本電影投資回報率神話之後,再也沒有展現出任何電影才能,幹完一票之後,又拍攝幾部電影失敗,便銷聲匿跡了。
………………
僵硬的陣圖式劇本,的確很極端。
但是,東京電視台目前的製作能力,這就是最好的企畫方案。特別是日比穀公園的拍攝進度和成本,遠遠超過此前預算的情況之下……
整個東京電視台的企畫部、製片部、特攝部、監督部一場一場,開了多少編劇腳本會議了?
東尼木木在日比穀公園拍廢了那麼多膠卷,改過嗎啦?
換湯不換藥啊!
於是,隻能搞布陣圖式劇本,用這樣迂腐的方式,詳細到每個鏡頭,每個燈光,每個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