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飛來得好,今夜我水府有佳客造訪,他來與你引薦。”
“能被胥先生稱作佳客,必是非常之士,不知此仁兄尊姓大名?是道是儒?”
“他乃儒門真學,孔孟雙成,姓劉, 名彥,字世才,大周天子賜號【奉義君子】。”
……
二更,明月清朗,西湖水府。
有兩人在春心園風亭座談說話。
一個是西湖君,一個是長髯士。
長髯士麵有四十歲,一尺青須,魂內藏寒劍之光, 雙眸極為清亮。
他在蜀地頗有名聲,人稱‘杜煉師’。
此番來杭州乃替青城好友袁青送丹於弟子,即通判之女李憐雲。
杜煉師今早到達杭州把丹藥交給憐雲,轉達其師口話,同行還有兩個弟子,一叫靜修,一叫靜思。
一男一女,皆為蜀地芙蓉城人士,與憐雲自幼相識。
夜裏無事,憐雲學劉彥夢中宴客,請來兩位故友敘談。
杜煉師則下到水府,拜訪西湖君胥子仁。
他和胥先生有三十年交情。
三十年前,他本是杭州寒門書生,屢試不第憂鬱投湖,才喝兩口水被西湖君送上岸。
胥先生笑他:“死都不懼, 還怕生嗎?”
此一言點醒杜煉師,之後他放棄功名,行走山川尋仙訪道,在嶗山遇傳道恩師。
後隨師入蜀地峨眉山,習鉛汞之術。
二十年內丹有成,再拜大師伯習丹劍之道,能嗬氣成劍,發一丈白光誅妖邪。
後十年養劍氣,眼下他嗬氣可達三丈,劍氣似白龍遊空,乃蜀地一流煉師劍仙。
與柳常興齊名,兩人交情深厚。
近些年他丹道將成,即將練竅存神。
柳心劍勸他重拾儒術,去去身上劍鋒銳氣,還用老子之言‘上善若水’作比喻。
杜煉師聽從好友建言,但拾起儒術容易,掏取真學卻難。
他欲借孔學明經而養性,耗費五年光景才寄文章入學,還是四百文光中等明經。
耳聞今日佳客乃孔孟雙成君子,且是解瘟之士,杜煉師頗有興致相見。
他問胥君:“劉奉義師承何人?”
西湖主笑而不答,隻說:“世才拜師前自得真學。”
杜煉師眼眸爍光,正欲追問……
園門處傳來話音, 見侍婢請著一神人、一儒生、一鬼仙入園。
三人各是東湖相建元、臨安劉世才、及青花舫主,阿九萱兒跟在最後。
杜煉師遠目觀君子,見其魂有三處不俗,暫壓下不問,隨西湖君一起迎佳客。
眾人在亭外見禮,彼此引薦身邊人。
胥君道:“此乃蜀中煉師杜翰飛,儒修明經,道煉鉛汞,今日有緣不妨做場結交。”
說完,又問荀舫主:“這位夫人何人?”
他之所以稱呼舫主‘夫人’,是看到荀舫主青絲結發,發髻高盤。
這點細微改變,劉彥也是經東湖師兄提醒才發現,從發式變化見荀貂兒之心。
來西湖時,他和相建元說了‘亭閣香夢事’。
師兄當即與他道賀,叫他不必拘俗禮,大可順應己心,攬佳人在身邊。
得了東湖神明點撥,劉彥已知如何對待這份情義。
聽胥君問‘夫人’,劉彥阻攔舫主自薦,笑顏說:“這是學生立身行道之友,性命神魂之侶。娘子快拜過胥先生。”
此言出,四周眾目各有神采。
相君笑讚,萱兒羨慕,阿九詫然,胥君略看,杜煉師則不覺為奇。
而心神最受衝擊的,當是荀舫主。
君子一言等同定了名分,且定位成‘立身行道之友,性命神魂之侶’,把她抬的極高。
相比於昔日徐郎猶豫不決,劉郎可謂用情果決。
荀娘子刹那翻湧喜悅,滋味溢出眼眸,她強使心神不亂,與西湖主見禮。
胥君還施一禮,拂須笑道:“真是佳偶,稍後引我女與娘子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