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兵馬如今已經全部交給雲翼去訓練,雲大、雲龍等人,擔任雲翼的副將。
如今親衛營三百六十五位宗師,已經不需要別人指點了。
雲家積攢的所有力量,如今全部成為雲林的輔助。
同時,這幾個月的時間,雲城也再度成為出雲國的真正中心城市。
原本的京師,也漸漸沒落下去。
好在接手了整個出雲國的兵力之後,雲林手中的守備軍數量大增。
甚至那雲翼還有了挑選的資格,挑挑選選,最後定格在了三萬這個數目。
這三萬大軍,全部都是出雲國的精銳。
除了雲家積攢下來的老底,這三千多人年紀稍大一些,其他精銳幾乎都比較年輕。
雖然這些人不能享受到無盡的修煉資源,但比起外麵的百姓,他們的修煉資源還是多了無數倍。
在這些修煉資源的輔助下,三萬精銳的實力上升勢頭十分凶猛。
並且在雲林的思路指點下,這三萬精銳分出了一萬人轉為水師。
打造水師這個念頭,雲林一早就有了。
準確的來講,是當初雲林在上一任城主口中得知,出雲國是在瀛州府下轄之時就產生了。
既然知道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並不是什麼完全封閉的空間,也不是什麼傳說中的秘境。
那就可以派人想辦法跟外界取得聯係,也許能找到其他更好的辦法。
雲林是一顆心兩手準備,但他也知道海路並不好走。
出雲國雖然四麵環海,雲城也有不少漁民,但大多數都是在內湖或者海邊行動。
之所以這麼多年下來,出雲國在大周幾乎名聲不顯,就是因為他們幾乎很少與外界聯絡。
因為島上物產豐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再加上一些少量的夷州和瀛州的商人,因此不怎麼需要跟外界接觸。
正是這樣,導致雲城並沒有大船,想要出海萬分困難。
雲林手下本來可靠的人就不多,他可不舍得豁出去手下的性命不管強行出海。
所以,雲林決定先造船,造能夠遠航的大船。
雖然雲林不是什麼專業的船匠,也不懂得造船,可他的眼界是遠超這個時代的人。
在他提出理念和思路,加上招募來的許多能工巧匠以及經驗豐富的水手、舵手。
一開始隻有百來人,漸漸的擴展到現在,已經有上千位熟練的工匠。
這五年的時間,陸陸續續毀掉了十幾艘戰艦,這才終於找到正確而又合適的方法。
為了成功造出可以遠航的戰艦,雲林付出了上百萬兩白銀的人力物力。
再加上為了擴大修煉資源的產能付出的代價,差一點就讓雲家這麼多年的積累直接被掏空。
如今終於初見成效,二十餘艘戰艦和十幾艘商船,正被水師在海邊用於實際的操練之中。
其他的數百艘可以遠航的艦船,也逐步開始準備搭建起來。
出雲國幾乎沒幾個不會水的,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就是靠海或者靠大湖生存。
所以水師的訓練,並不算困難。
又過了一年,三萬精銳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整個大周都罕見的真正精銳。
除了還沒有真正上過戰場,沒有經曆過一次又一次生與死之間的鐵血曆練,其他方麵毫不遜色。
至少比起猛虎營,明麵上的對比基本不差什麼了。
前後曆經六年半的時間,雲林可以說是砸鍋賣鐵,總算打造出一支五十艘戰艦、二十艘大型商船的艦隊。
有了這些水師護衛商船,雲家的商隊總算是能夠擴大收入來源了。
在水師訓練成功之後,第一次外出交易,在雲大親自率領數千水師出航之後初見成效。
又過了半年,雲大帶著艦隊安然無恙的回到雲城。
一次出海就收獲滿滿,總算讓雲林這城主府中,已經幹癟的庫房再度充裕起來。
難怪無數經曆史經驗告訴人們,海貿絕對是所有貿易之中,最暴利的行業之一。
尤其是在這種出行都不太方便的時代,更是沒有之一,絕對的暴利行業之最!
這一次海貿,直接讓雲林的親衛營再一次有了可以放肆使用的天材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