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三人在亭中暢所欲言,聊聊事實,聊聊水患,談天說地笑語歡聲。
“聽說大盜蕭哲已經流竄到楚國境內!”裴嚴行神秘兮兮說道。
“然後呢?”
“然後呢?你難道就一點也不關心江湖之事嗎?”裴嚴行聽到賈詡那淡淡的語氣就來氣。
“一個盜賊而已,不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吧?”在賈詡看來江湖不過是些草莽之輩與他牽扯不上任何關係。
“不至於大驚小怪?此人於十二年前突然冒出,流竄各國所到之處皆被世家貴族達官顯赫追殺,你可知道其中原因?”裴嚴行左右望了望低聲說道。
賈詡頗有些驚訝,按照他這麼說此人幾乎是舉世皆敵,“難道是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究竟幹了什麼我不知道,但是他身上有一樣東西足以讓天下人為之瘋狂!”
賈詡丟了個你繼續講的眼神。
隻聽裴嚴行緩緩吐出四個字:“《富山臨君圖》!”
即便是文靜的蘇婉茹聽到這四個字也不禁驚呼,“難道是大漢最後一位宰相的《富山臨君圖》?”
“不錯!正是每次現世定會引起血雨腥風的圖!”
關於這圖賈詡也在書籍中了解過,傳聞大漢最後一位宰相臨死前將自己墓穴位置的線索隱藏在該圖中,凡是得到此圖解出其中奧妙便能找到墓穴所在。
當然對於那些達官貴族來說,墓穴裏的財寶他們毫不在意,之所以費盡心思想得到此圖的原因是墓穴中藏著一件至寶:《枉罪經》!
《枉罪經》乃是大漢第二任宰相周興所著,他原本是一名酷史,專門對犯人進行嚴邢逼供,在他當酷史的二十年裏,沒有一個犯人能擺脫他定下的罪名,即便是那些忠臣義士、清廉愛民的好官,對他所扣上的罪名也啞口無言。
後在其五十歲時將畢生經驗寫成《枉罪經》,號稱網羅天下罪名,隻要是個人就逃不出此書中的罪名,因大多罪名皆是扭曲而成,所以稱做《枉罪經》。
就是憑借此書僅三年一路解決無數政敵,爬上了宰相的位置,就連大漢開國宰相,號稱智謀無雙的張信也栽在此書的罪名中。
周興去世後此書輾轉流傳,但得到這書的人無一例外都位極人臣。
最後一位擁有者便是大漢最後一位宰相羅卿,他自知死後會被人刨土挖墳,又不想《枉罪經》失傳於世,是故出殯前發七十二口疑棺往不同方向,又在《富山臨君圖》中留下線索。
對於飽讀詩書想為官做宰的人來說,此書無疑是絕世秘寶,所以一旦有人發現誰手中有《富山臨君圖》定要追殺到底,即便賠上大半族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
賈詡以前看到這些內容時嗤之以鼻,網羅天下罪名?即便是前世他所在的世界對一些罪名好有頗多爭議,何況一個古人所寫的書,再說寫書之人是大漢臣子,那時的法律與如今各國有所不同,得到後也無多大意義。
可是現在這麼多人想要得到此書,讓他不禁有些動搖,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
“這蕭哲也是夠奇葩的,得到圖後不安心隱藏找線索刨墳,反而到處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