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孫曉芳坐在一張凳子上,翹著二郎腿,慢悠悠的接過話茬。
“話雖這麼說,但娃娃親是早就定下的。小蕾如果悔婚,讓村裏人怎麼看咱們家。以後我和你哥出門都得比別人矮一頭。”
辛蕾腹誹,果然嫂子是外人,隻考慮她的臉麵,不管自己死活。
事實上,前世自己和劉大強私奔後,嫂子就在村裏放出過狠話,不準自己再踏進娘家一步。
不但如此,她還禁止爹娘、哥哥和自己來往。
自己雖然不是姐姐那種急性子,但也是有小脾氣的,所以在娘家時就和強勢的嫂子小摩擦不斷。
就拿這件事來說,如果放在以前,自己早就把不滿掛到了臉上,但現在反而如了願,正好可以利用她去說服娘和姐姐。
辛豔顯然不服孫曉芳這一套,毫不留情的開始了反駁。
“嫂子你這話說的。當時定娃娃親時,他家還沒生那兩個小的,誰知道後來會生出這麼大的負擔?
再說現在提倡婚姻自由,哪還講究娃娃親這一套?
不瞞你們,我這次回家,就是要順帶給小蕾說一門親。
那家姓劉,和我家隔了一條胡同。男孩爹是包工頭,這兩年掙了一些錢,剛剛蓋了五間氣派的大瓦房,比邱家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小蕾,你如果願意,明天我就安排你們見麵。
我妹妹長得這麼標致,什麼好條件的找不到,非要去他邱家受罪?”
孫曉芳和這個大姑姐一直不對付,見她又在拆自己的台,立馬黑下臉。
“你倒是很為小蕾考慮,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這些年,過年過節人家沒少送錢送東西,折合起來也有幾百塊了。如果咱們這邊先提出退婚,那些是不是都得退回去?”
辛蕾明白她的意思,村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果女方先提出退婚,就得把男方送過的所有禮物和錢都退回。
但如果男方先提出,則不用退。
與其說孫曉芳愛麵子,不如說她更愛錢來得貼切。
前世自己和劉大強成親一年後,她曾托人捎信過去,說家裏要蓋房子,如果劉大強願意出兩萬塊,以前的事情辛家可以不計較。
她的意思是兩萬算是補上的彩禮錢。
但劉大強的媽媽,也就是自己的婆婆,同樣不是好對付的主,麵對這樣的要求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她的原話是:是你家姑娘主動跑我家來的,哪來的臉要彩禮?
這件事讓自己在婆家的地位又降了一級。
哎,太不堪回首,說起來都是淚。
辛霞不認同孫曉芳的說辭,很快道:“不就是幾百塊錢嘛,退就退了。難道小蕾一輩子的幸福還不值這點錢?”
家裏也隻有她敢這樣懟孫曉芳。
孫曉芳白了她一眼,沒好氣道:“既然你這麼關心小蕾,幹脆你拿出來好了。”
辛霞很看不慣她這種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樣子,立馬反駁了回去。
“憑什麼讓我拿?那些錢誰花了誰拿,東西誰吃了誰用了誰拿。我反正沒沾過邱家丁點便宜。”
孫曉芳也不示弱,大聲質問道:
“你什麼意思,是說我花了用了嗎?我們和爹娘沒有分家,錢和東西都在一個鍋裏滾著,這事能說得清嗎?”
劉素娥見姑嫂兩人要吵起來,忙道:“都少說兩句。現在是說小蕾的婚事,扯那麼遠做什麼?”
然後又把頭轉向丈夫辛利民,“他爹,你也說兩句,這婚事咱們到底答應不答應?”
辛利民抽了一口旱煙,悶聲道:
“咱們和邱家的關係這麼多年一直很好。平時村裏有個大小事,兩家都是互相幫襯著來。如果隻是因為他家孩子多,咱們就提出退婚,這話我說不出口。”
辛蕾了解父親,他就是這樣一個老實巴交的性格,臉皮又薄,很多事寧可自己吃虧,也不願有半點對不住別人。
嫂子是假要麵子,真在乎錢,爹是真抹不開麵子。
哥哥和父親的性格很像,都老實木訥,所以這個家裏是娘和嫂子兩個女人在當家。
嚴格說,是嫂子在當家,因為娘擔心兒子受媳婦的氣,處處在忍讓。
就拿這門婚事來說,劉素娥其實不太同意,畢竟是親生女兒,有條件好的可選,為什麼要讓女兒去受苦。
但見兒媳婦這樣堅持,也忍不住想妥協,想了想問辛蕾道:“小蕾,這是你的終身大事,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她擔心女兒以後日子過得苦,讓自己落一身埋怨。
“我理解爹娘和嫂子的難處,同意嫁到邱家去。”
辛蕾小聲道,樣子很是乖巧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