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掛牆上的老擺鍾咚咚響起沉悶鍾聲,與此同時門外也響起叩門聲:“容家三位爺,茶會開始了。”

藍醉如蒙大赦,把君漪凰往包裏一塞,主動去拉門。對麵另有個夥計在敲劃給藍家的房間,藍醉一笑:“我在這裏,一起帶路吧。”

茶會的場所是在小洋樓後麵的一個圓形玻璃屋子裏。玻璃屋子是全透明構造,看著有點像花房溫室,占地麵積卻是不小。屋子四麵開了四個入口,此刻都有夥計站著伺候。裏頭分三層,呈階梯狀,頭一層正中擱著一個特大的琉璃台子,此刻台子上擺放了一塊紅綢緞,緞子上還是空的,就等著主家上貨。每個入口旁側有玻璃小梯供人上第二和第三層,二三層中每層之間用磨砂玻璃隔成單獨的隔間,就是茶客看貨的包廂。

這玻璃屋造型頗為稀罕,有些以前沒來過的揀貨人不禁讚賞有加。揀貨最怕的就是看走眼估錯價,看走眼有很多因素,除了經驗不足眼力不夠,光線是最容易影響的。懷遠閣的主人家建了這間玻璃屋,為的就是盡量不開燈讓揀貨人在自然光線下看貨選貨出價,這樣也博得一個好名聲。

容家是第一次來,藍醉卻不是。由著夥計從東門帶上二層,藍醉仲叔這才和容家三人分了手,容家三兄弟自被帶進旁邊一個隔間。

此刻揀貨人都被引著進場了,整個玻璃屋裏透過磨砂玻璃看著人影憧憧,卻靜得嚇人。雨已經停了,天光開始放亮,屋頂有聚光的設計,把整個玻璃屋內照得亮堂堂的。藍醉坐在欄杆邊緣下望,把一層台子上的綢緞邊緣穗子都瞧得清清楚楚。

既然是茶會,自然是要上茶的。上茶的時候夥計還送上一本印製精美的花名冊,上頭就是這批貨的明細清單。等一切齊備妥當,一個圓臉彎眉笑容可掬穿著藏青大褂的三十歲男人才走到一層的琉璃台子旁邊,沒拿麥克風,一說話卻是氣出丹田滿場聽得賊清,想來是個練家子的。

“各位爺、各位小姐,感謝各位賣懷遠閣這份薄麵,千裏迢迢從各地趕來。如今各位手裏頭都拿到這批貨的花名冊了,不妨先瞧瞧有什麼中意的,待會也好各自出手。”

藍醉知道開頭的都是場麵話,並沒在意聽。從拿到冊子開始她就在掃第一頁的目錄。這次走的貨一共是一十七件,有大有小,多半是書畫碑帖玉器瓷器,另外還有一枚私家刻印、一把青銅觚、一方石硯,都還算是不打眼比較好出手的。藍醉往後翻,就是各個物件的各角度照片和細節拍攝。

藍醉和仲叔邊看邊在心裏定個預估價,翻了七八頁,頁麵上出現一把羊脂玉梳。玉梳通體脂白,稍泛淡青,梳麵空漏團雲紋,邊緣對雕出兩朵芙蓉花,保存得甚是完好,價值不菲。藍醉翻冊子的動作頓了頓,看著這玉梳略略有點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到底是哪裏眼熟。

“小醉,先看後麵的。”仲叔在旁側催促,要是不先看一遍細圖心裏有個譜,等會出價的時候會很吃虧。

藍醉依言翻了過去,心思有些許恍惚。不過接下來的揀貨關係到藍家日後的鋪子生計,定定神,藍醉便將那把玉梳拋到腦後。

那個主持靜立了十分鍾等各位揀貨人把冊子大致翻看一遍,一層也沒閑著,移上來一個金鑼,一麵100寸的大液晶屏。十分鍾一到,隨著金鑼‘哐’一聲響,各個隔間緊挨著欄杆立著的那個液晶屏幕一閃紛紛亮了。

“各位爺、各位小姐,揀貨這就要開始了。在場的有許多老主顧,也有新來客,所以咱還是得把規矩再說一說。各位麵前有個液晶屏,能從各個角度看到物件的細節。屏旁邊還有個小金鑼。有看得上的物件,各位可以用手指頭摁屏幕出價,要有用不慣的也可以用傳統的敲金鑼。各位盡管出價,咱這耳朵在下頭聽著呐。一下是加一次價,連兩下是包件,每個物件開拍五分鍾後才能包件,包件價格是這物件最高價的五倍。要有一物件兩家都實在割舍不下的,包件後還有三次機會,每次出價是上次價格的雙倍,因此各位爺和小姐下手的時候可得謹慎了。另外難聽話咱也得說在前頭,懷遠閣在盤貨界占著一席地頭,有著幾分臉麵。出了價不要的、想砸場子的,還請三思而後行。”

主持人說到最後一句話眼神微冷,看了遍全場,有本來想投機取巧的人這下都淡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