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個機會(1 / 2)

轉眼間,已經是十天後。

這期間他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頻繁來往於酒店和MIT校園,隻是對如何利用腦袋裏的科技和維蘭德集團打交道,仍無眉目。但這一趟很值得,在他所學的領域上,無數難題都迎刃而解。

楊永誠可以說是個懷有學術進取心的人,他迷戀那些天馬行空的科技,渴望實現它,即使是身無分文也能開心,這可能是一名優秀科學家該具備的優點,但現實很殘酷,沒有資金根本混不下去。

目前他已經花掉所有資金的一半,後麵若是再想不出推銷自我的方法,他恐怕隻能乖乖的舉白旗,回去當一名落魄貴族……苦惱的抓了抓頭發,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現在半毛錢都找不到。

正望著書本出神時,身旁走來一名華裔學生,也許是身處圖書館的緣故,他說話聲音很輕:“楊!”

楊永誠抬頭:“嘿,下午好。”

“出去談談?”

“當然。”楊永誠把書還回去,跟對方離開圖書館。

“你上次跟我說的3D打印機結構,我已經做出來了,漂亮!三電機組合,僅一塊主板控製三組噴頭,效率直線提升……”走到外麵的李晨就滔滔不絕的講起來,對楊永誠是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這段日子楊永誠都在圖書館活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彼此認識,李晨在MIT攻讀碩士,對未來很有見地,他們誌趣相投,話題不斷。得知李晨在進行畢業設計,楊永誠給出了精簡的建議。

“這裏麵有你很大的功勞,我當初也是按照你提供的草圖來模仿的。”李晨倒沒有貪心,“另外我已經把你在裏麵的作用跟導師說了,他建議再進行修改,直接都能申請技術專利呢!”

楊永誠微笑:“我相信機會還是很大的。”

李晨問道:“還有我導師很欣賞你的才華,他想要和你見一麵,探討一些專業內容。你覺得怎麼樣?當然,如果你不喜歡的話,我可以拒絕。但他是性格挺不錯的人,你應該會喜歡的。”

楊永誠想想,點頭:“好吧,我就去見他一麵。”

……

次日上午,李晨帶楊永誠赴約。

地點位於學校的辦公室,詹姆士·勞倫斯博士靜候著來客。他是機械技術的專家,對快速成型技術有獨特見解,前天在自己學生的作品上發現亮點,詢問之下得知這是一名非本校人士的構思。

反正聽形容就像一名天才,這讓勞倫斯好奇,雖然他不確定對方的學識能否擔當起“天才”的讚美,但年輕人的思維總是很活躍,正好他在關鍵問題上卡殼,聽聽其他人的想法或許能有啟發。

很準時的敲門聲響起,勞倫斯說聲“請進”後,他見到了這位人才。

來人很年輕,也就是二十出頭的模樣,身上有些東西方混血的特征,與他握手交談時不卑不亢,言談舉止也特別規範,估計家庭很重視禮儀教育……楊永誠給勞倫斯的第一印象很不錯。

不過勞倫斯想要殺一殺年輕人的威風,自信是好事,過度就成了驕傲。

李晨不解導師為何開口就來最難的,但驚奇的是,楊永誠平靜的針對他提出的難點進行討論……他的語氣更像是在講解,勞倫斯從一開始的皺眉,到後麵的吃驚,表情的變化完全被李晨看在眼裏。

楊永誠侃侃而談:“無論是聯動程序編程還是噴頭的精度,隨著時間的發展,遲早會提高,但製約技術推廣的難點就在材料身上,材料粉末的要求、供應,再有材料的成本問題,這才是關鍵。”

勞倫斯很讚同:“有無數機構在鑽研技術,但材料供應一直在拖後腿。”

幾句說到心坎的話,讓勞倫斯收起了輕視,正如李晨講過的,他確實是一名不被年齡製約的天才。

交談持續到中午,約定下午繼續。

離開辦公室後,李晨很驚奇:“你剛才出人預料,竟然還跳到人工智能領域,我幾乎是一知半解,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