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又說:“謝謝大娘,謝謝大娘,我休息一會就走。”
奶奶說:“這都快到晌午了,你吃了飯再上山吧。”
來人說:“那就不麻煩了,我自己帶著幹糧了。”
奶奶說:“反正我馬上就要做飯了,也不差一個人,吃了再去玩,最起碼還是熱乎乎的,你自己也不可能帶著蔬菜吧,隻要你不嫌棄咱農村的飯菜。”
來人就笑著說:“那就太感謝了,要不這樣吧,該多少錢我就給多少錢。”
奶奶說:“小夥子,一頓飯值多少錢?你吃了隻管去玩,我們家還沒有收錢這個規矩。”
一直都是兩個人在對話,遠遠在一邊照看飛飛的爺爺說話了:“那你就拽麵條,拿你最好的手藝讓人家嚐嚐。”
來人就急忙說:“謝謝大爺、謝謝大娘。”嘴裏除了謝謝,就是謝謝,禮貌的樣子,總都能給人留下好印象。
午飯後,年輕人千恩萬謝著告別了爺爺奶奶獨自一個人頂著火熱的陽光登山去了。
晚上,奶奶和母親已經做好了晚飯等著燕姑他們回家了。門口傳來汽車的發動機聲響,不一會,燕姑他們就進門了,身後還跟著那個大學生驢友,他一進門就和爺爺打著招呼:“大爺,真巧啊,怎麼晚上又跑進你們家了?”
爺爺就問他:“哎喲,還真是你啊小夥子,你怎麼玩的這麼晚才下山了?”
大學生說:“大爺,我今天在山上路線不熟悉,走錯路了,多饒了一大段山路,等我走到公路邊的時候天就黑了,所以才攔車下的山,這不又碰到好心的大哥給我停車,我才回來的,沒想到又回到你們家了,原來你們就是一家人啊。”
燕姑接過話頭說:“怪不得你一路上一直誇我們村人好、人善良的,原來中午就是在我們家吃的飯啊。”
爺爺就招呼大家趕緊坐下來吃飯,吃飯中大學生提出要留宿家裏,問爺爺方便不方便,爺爺說:“正好家裏還有空房間,你要住就住吧。”
大學生說:“這裏太美了,我今天隻走了一小部分,我準備明天再去爬左邊山,住宿和飯費大爺你就給個數。”
爺爺說:“中午老太婆告訴你了,咱家沒這規矩。你隻要喜歡這裏,愛住幾天就住幾天,等你玩夠了再走也沒事。唯獨洗澡不方便,跑了一天晚上洗個澡睡覺就香,休息的也好。一會燒點熱水,你就拿那個最大的盆自己打水自己洗吧,這裏不比城裏。”
大學生說:“那樣豈不是太麻煩了,我就用冷水洗洗就行,年輕火力壯。”
爺爺就笑了,說:“就是你不來,我們也要燒水,家裏好幾個小孩子也要洗了,習慣了。”
大學生說:“大爺家這都是好習慣啊。”他哪裏知道,自從小叔殘疾以後,夏天幾乎每天洗澡或者說擦澡這個習慣就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幾個小孩子也是一樣,所以每天晚上洗澡也是爺爺奶奶的最大任務之一。
好在家裏大人也多,大家都出手幫著,我們幾個才每天都能幹幹淨淨的進被窩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爺爺奶奶還在院子裏和小叔練太極拳的時候,大學生也起來了,看見大家在專心致誌的練拳,他就站在屋門口靜靜看著,心裏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等爺爺奶奶練完了,他才走上前說:“大爺,我發現你們家與眾不同啊,不像一般的農村家庭,很多好習慣,每天還堅持鍛煉身體?”
爺爺一邊活動者身體一邊回答:“小夥子昨晚睡得咋樣?其實這也沒啥,家裏有病人,也就慢慢養成了這些習慣。”
大學生嘴裏說著:“這裏很安靜,一晚上都是靜悄悄的,睡得很好很舒服,可能昨天太累了吧。”
他就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小叔的一舉一動,心裏想問什麼卻始終沒有問出來。
吃了早飯後,大學生對爺爺說:“大爺,我今天想休息一天,可能昨天走的多了,今天感覺有點乏,腿肚子痛,我想多住一天,今天好好休息一下。”
爺爺說:“就是,不能為了爬山累垮了自己,隨你吧,那你今天就隨便在附近玩一玩,要不要去景區轉轉?一會四兒就上山去了,可以搭車一起去。”
大學生說:“景區人多我不喜歡,我就喜歡安靜的地方,今天我就在家休息,看看書什麼的。”
爺爺說:“中,隻要你喜歡。”說著話,勝子的車就到了家門口,燕姑扶著小叔就出去了,妹妹丹丹把康康領到車前,勝子就一把把康康抱上車,說了一句:“出發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