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相親飯局(到時候他到底是會記恩還是會記仇呢?)
因為是招贅婿,所以願意來的都不是什麼條件太好的男子,雖然其中也有兩個人念過書、
識過字,但沒有一個人正經通過童生試取得了童生的身份,因此不算是讀書人。
坐在這群人當中,季興傑這個舉人那真是身份非常的高了,季興邦雖然是個十三歲的小孩子,但是因為已經取得了童生的身份,在這一桌上的地位也不算低。
相比而言,李老爺這個商人、季家二房這個農戶也隻不過是占了長輩的關係受人尊敬,其他來被相看的六個人都有些戰戰兢兢的,等待著命運對自己的考核。
這六個人裏麵,其中一個就是本村的孤兒百寶,他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無親無故,全靠鄉親們心善和他自己有力氣養活了自己,從小就和柳條認識,算是知根知底。
這樣一個人若是要將柳條外嫁的話,是絕不會考慮的。隻不過現在說的是招贅婿,所以他那個“無親無故”的身份卻忽然間從劣勢變成了一個優勢來。
兩個曾經念過書的人都是鄰村的,他們家中都是兄弟眾多,條件不算太好,但是也不算太差,曾經都上過學堂念書識字。但是他們學問不好或者是運氣不好,一直考到如今已經十七八歲了還是沒有考中童生,家中已經不願意再供他們念書了。
他們在聽聞出了一個舉人的季家願意招贅婿之後都主動過來了,二人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不願意回到農村去種地,希望自己做了季家二房的贅婿之後季家二房能夠繼續供他們念書。
季興傑和季興邦聞言心中都是不太高興的,他們想要給柳條招一個贅婿就是想要她能好好過日子以後不要受欺負,若是還要負擔著讓贅婿繼續念書考科舉,豈不是為難柳條,讓她繼續再做牛做馬嗎?
季興傑是個自詡為君子的人,雖然不太高興但是聽見了他們的計劃之後也沒有說什麼,畢竟這個時候聖人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也難以攔著別人讀書不是?
季興邦就沒有那麼好打發了,他仗著自己年幼,故作天真地問了他們二人:“這考科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況且又很費錢,若是一直考不中,那麼何時是個頭?難不成要考到六十歲頭發白為止嗎?”
聽了季興邦的這句話之後,兩個識字的人都羞紅了臉。其中一個姓李的男子大放厥詞說道:“莫欺少年窮!我不信我這輩子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隻是卻繞來繞去不肯正麵回答季興邦的問題,不願意說考個幾年是個頭。
季興邦心中不屑,莫說是秀才,一輩子都考不上童生的也大有人在呢,考科舉這種事情是你發了狠話就能考上嗎?
他在心中已經將這個人排除了,完全不做考慮。
另外一個姓張的男子雖然羞紅了臉,但是卻說道:“我今年十八歲,我想著自己不是學問不行,是沒有機會靜下心來好好念書,所以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再考五年,若是到了二十三歲還未能取得任何功名,沒有能考中一個童生,那麼我就停止念書,到城裏謀個管事或者賬房的職位養家糊口。”
季興傑和季興邦二人都高看了這個姓張的男子一眼,心中覺得他還算是拎得清。
另外三個人都是普通的莊稼漢,看起來身體壯實,都很有一把子力氣,為人也不像是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實誠人。
說起來,若不是他們家中有兄弟姐們和父母,他們幾個的條件看起來和百寶也差不多。
席間,季興傑問了那兩個讀書人一些問題,考教了一下他們的學問水平。其他人之間也能聊得來,說些田裏的伺候莊稼的事情之類的。雖然季興傑和季興邦現下在讀書,但也是農門裏出來的,對於田地裏的事情也是門清的,一點兒也不冷場。
一頓飯吃完之後,李思微這個女主人還很貼心地給六個相親對象他們備了點兒點心和臘肉作為見麵禮,也不讓他們白跑一趟,隻沒有說今日裏究竟看中了那一個,說日後若是有消息會讓媒婆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