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仗義疏財幫書生,仁慈惻隱贖少女(1 / 2)

元豐在街上溜達,看著兩旁邊的小攤,隻見一個書生來到一家店鋪門前,顯得垂頭喪氣,手裏麵提著一個二尺多長的包裹,有些吃力地走了進去。

元豐看見這家店鋪招牌上麵寫著合家當鋪,心裏麵就是一酸,看這個人分明是個考試的書生,落魄到拿東西到當鋪,心裏就想幫幫他,就也跟著走了進去。

隻看見那個書生,把包裹遞給店鋪。夥計打開包裹,裏麵是一把生了鏽的劍,劍鞘已經和劍身鏽在了一起,透過腐爛的劍鞘,可以看見劍刃上的黑鏽,劍柄是玉質的。

夥計說:“就這把生鏽劍?”

書生說:“這把劍你能當多少錢?”

夥計說:“劍身已經和劍鞘鏽在了一起,隻是這劍柄是玉質的,值幾個錢,最多當八兩銀子。”

書生說:“這個是我家傳的,看這玉質,怎麼也值十幾兩銀子。”

夥計說:“就八兩。”寫完當票,交給書生,又對書生說:“贖的時候,一個月加一兩銀子的利息,一年不贖,視為死當。”

書生無奈的答應了,拿了銀子和當票,出了當鋪。

元豐跟在書生身後,路過一條小巷,見書生扔了一個紙團在地上。元豐撿起打開一看,是剛才的那張當票。

元豐叫到:“兄台你的東西掉了。”

那書生轉過頭來,看了一眼說:“那是我故意扔的。”

元豐說:“看兄台愁眉苦臉,有什麼難事說出來,說不定我能幫你一把。”

書生轉過身來,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元豐,說道:“我叫李成,敢問公子貴姓?”

元豐說:“我叫陳元豐。”

李成說:“我和同窗好友張旭,一起來考試,沒想到前天我兩人逛街,錢袋全被偷走了,好友張旭氣悶一病不起,我們兩住店吃飯,又要給好友張旭看病。大概需要三十銀子。”

元豐說:“這個我可以幫你。”說罷就把從灰衣老者身上得來的幾個錢袋拿出來,從裏麵拿出散碎銀子五十兩,遞給李成。

李成說:“這怎麼好平白無故要你的錢呢?”

元豐抖了抖手裏的那張當票說:“這錢就當是我買你家傳寶劍的錢吧。”

李成一笑說道:“這哪裏是我的家傳寶劍,那是我們在來的路上經過青雲山,遇到大雨,我和張旭兩人在山南一個山洞裏避雨,洞中有一副枯骨,身前的石桌上麵一個木匣,石桌上寫著流於後世有緣人,匣子裏麵有一本書和這把劍。我們看這劍柄還能值幾個錢,就順手拿了。第二天我們就趕往這裏,沒想到一到這兒錢袋就被偷了。”

元豐說:“那本書呢?”

李成說:“那本書和劍在一起時間太長,已經生鏽,蟲蛀。”

元豐說:“原來如此。那兄台這張當票就賣給我吧?”

李成說:“公子需要就拿去吧,何況又給了我這麼多銀子,真不知該怎麼感謝你。我代好友張旭向公子道謝。”說著一躬到底。

元豐急忙攙扶說道:“兄台不必行此大禮。”

李成說道:“我還要去給好友請大夫,元豐兄後會有期。”說罷急匆匆的走了。

元豐拿著當票到當鋪花了九兩銀子贖回了那把生鏽的劍。

這劍很重。

元豐帶著這把劍找了一個兵器鋪。

這家兵器鋪叫馬家兵器鋪,掌櫃的是個中年人。

元豐說:“掌櫃的,你看我這把劍裝飾一下得多少錢?”

掌櫃的接過手一看,說:“這劍有些年頭了,全部擦洗一下配個劍鞘,得十兩銀子。”

元豐從懷裏摸出一個錢袋,掏出十兩銀子遞給掌櫃的,問到:“需要多長時間?”

掌櫃的數了數銀子,說道:“五天。”

“好”,元豐離開了馬家兵器鋪。

元豐走到了街上已經是張燈時分,街上的人沒少反倒是又稠密了幾分,路旁的攤位店鋪都點著燈。

元豐找了一個飯館走了進去,一進門一位夥計過來招呼:“客官您幾位?”

元豐說:“一個人,給我找一個雅間。”

夥計把元豐讓到二樓一個單間。

元豐點了幾個菜,要了一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