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夜來風雨聲,造反之多少?(2 / 2)

很多重大決策都是在朝堂之上決斷的,少了以前的一言堂。

因為李二廣納良言,因此許多大臣也願意上書進諫。

朝堂之上漸漸的開始有了一股好的風氣,在慢慢的形成之中。

這些都是李二陛下喜聞樂見和願意看到的。

今日大臣們明顯感覺到了不同以往的氣氛。

為什麼啊?

因為坐在九五至尊寶座上的李二陛下,一直陰沉著臉。

好像眾大臣都欠他一百貫銅錢似的。

時辰已到,文武百官各自就位,就等李二陛下發號施令了。

可是這位大拿。依然紋絲不動,臉色黑黑的讓程知節和尉遲敬德都有些糾結,這陛下是要和他們哥倆比高低啊?(比黑)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列班而出,作為李二陛下的大舅哥。

長孫無忌有責任有義務維護李二陛下的權威和尊嚴。

“陛下,今日臣以為應該商議春闈之事。”

長孫無忌的話在朝堂之上蔓延開來,驚醒了沉思中的李二陛下。

“房愛卿,今日百官可有未到朝之人?”

李二陛下對著長孫無忌微微點頭,轉頭看向房玄齡問道。

“回陛下,今日百官全部到齊,臣剛剛仔細核對過。”

房玄齡拱手施禮回答道。

“好,今日朕,偶得一詩,與眾愛卿共賞,不知眾愛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的臉色仍然未有緩和之色,大廳上的群臣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李二陛下葫蘆裏裝的什麼藥。

“陛下,微臣願意於陛下分享詩賦的意境和喜悅。”

禦史大夫魏征出班施禮說道。

有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那就肯定有第二個敢吃螃蟹腿的人。

於是乎朝堂之上紛紛熱鬧了起來,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支持之聲。

就連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將軍,也點頭稱是。

“眾愛卿可聽仔細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二陛下娓娓道來,聲音在太極殿裏悠遠流長,驚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靜,

安靜,

非常靜。

太極殿裏安靜到落針可聞的地步。

這首詩帶給文臣們的衝擊感簡直是太強烈了。

頭兩句看似平平無奇,但是後兩句來了個神轉折。

剛剛你還在憧憬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轉眼之間就峰回路轉,直接出大招。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陛下,臣以為此詩作當可傳世,流芳千古。”禦史大夫魏征向來是敢於直諫之人,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這次他是堅定的與李二陛下肩並肩站在一條戰線上。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之間百官紛紛拱手施禮。因為此詩確實值得他們如此讚歎和激動。

而且很大一部分朝臣以為此詩乃是李二陛下所做,所以也就格外賣力的吹捧起來。

“不過朕覺得,這詩賦可以略加修改一下了。夜來風雨聲,造反知多少?”